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佚名 2017-08-23 15:01:41
幼教網(wǎng)整理了幼兒園教師心得, 瓶子樹的啟發(fā)活動反思,希望對幼兒教育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情況分析:
我們班的孩子雖然好動愛玩,但是對手工活動卻是具有濃厚的興趣,每次他們看見我和趙老師拿手工材料、剪刀或是有關于手工的東西,他們都會激動的問:“老師,今天要做什么啊?”如果你的回答是“對啊,我們又要做手工了”之類的,他們別說有多高興;反之就會表現(xiàn)的十分失落,雖然只是短暫的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發(fā)現(xiàn)他們對手工有一種喜愛感。所以在這個學期,我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在日;顒又薪(jīng)常組織他們進行手工活動,為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我也是費盡心思,甚至加入了許多游戲情景等形式,然而在實踐中,一些我們因曲解某些理念而出現(xiàn)不適宜的指導行為,值得我們深思,針對我在手工活動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
觀察一:
在一次特色活動《瓶子樹》制作活動中為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費盡心思,加入過多的游戲情景。幼兒觀看戴上小丑頭飾的老師表演魔術 “七彩花瓶”。老師拿出被拋棄的塑料瓶(事先給瓶畫上傷心的樣子),把它放進魔術箱,讓幼兒一起倒數(shù)1—10,當數(shù)完“1”時,老師便把另一只裝飾好的塑料瓶從魔術箱里 “變”出來,剎那間,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只漂亮的七彩花瓶,幼兒都興奮地歡呼雀躍起來了。因勢利導,讓幼兒說一說制作瓶子樹的材料塑料瓶、橡皮泥示范制作一只七彩花瓶。
分析及措施:
我通過一個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并用小班幼兒喜歡的口吻引導幼兒操作,雖然這個游戲情景符合小班年齡段,能讓小班孩子很快參與到活動中,但是我發(fā)現(xiàn)情景化語言設計過多而且過于牽強,孩子從頭到尾都是在我設定好的思路下被動學習的,根本沒有體現(xiàn)幼兒的自主探索的觀點,就算是手工能力較強的幼兒也被我設好的圈完全套了起來,失去了創(chuàng)想的空間,小班幼兒完全可以在自主觀察、玩泥的體驗中學會這些簡單的技能。
觀察二:
我在組織特色活動中活動教師示范操作完成后給幼兒分發(fā)像皮泥、各色瓶子后,對孩子們說:“請你們用漂亮的顏色給瓶子粘貼葉子,注意橡皮泥顏色不可以混在一起搓,不要掉到地上去。”等孩子開始操作后,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看著他們有沒有把橡皮泥混在一起、很少時間去觀察孩子的操作,開始他們的興趣點很高,但不一會兒,可能搓好的橡皮泥不好粘在瓶子上幾個孩子開始不耐煩了,在桌子上亂玩橡皮泥,而另外幾個孩子顯得很猶豫,手里拿著橡皮泥和瓶子,一次又一次地粘貼,就是不知道怎么弄上去,一個不停地說:“我,我,我不會粘。”
分析及措施:
如果是保證材料齊全,幼兒高興怎么搓就怎么搓,可以材料多樣化體現(xiàn)孩子的自主性和個性,那么我認為之前我的這種做法是偏頗的。事實證明,放任自流的結(jié)果是幼兒不愿或害怕做地不好。我覺得在這個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那幾個孩子的問題——猶豫不敢下手,及時給予有效指導,相信他們能用漂亮的顏色將瓶子裝上漂亮的葉子。要是及時對那些顯得有顧慮的孩子給予肯定和幫助,那么他們也會順利完成任務的。
觀察三:
再次操作時把各種材料彩紙、皺紋紙、剪刀、固體膠都提供給小朋友引導幼兒嘗試采用撕貼 、剪貼等方法將彩紙 、 皺紋紙粘貼在瓶身上做樹葉子。老師巡視,幫助手工能力比較差的幼兒,鼓勵他們大膽制作,耐心完成作品。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愉悅和成功。
分析及措施:
啟發(fā)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制作各種玩具、工藝裝飾品,通過巧妙構(gòu)思、精心制作,賦予它們新的用途和觀賞價值,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鼓勵孩子用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布置教室、房間,或者玩游戲,不但能讓他們學會創(chuàng)造,還能提高幼兒審美能力和環(huán)保意識。
觀察四:
活動結(jié)束時,有的幼兒完成的作品質(zhì)量不高,看到有個別幼兒很沮喪沒有能完成作品。而我是對他們說:“你真棒,畫得不錯啊。”除此沒有其他的評價?吹接袀別幼兒很沮喪沒有能完成作品。
分析及措施:
我的評價既與作品內(nèi)容無關,又沒有滲透教學性的指導,顯然缺少了針對性與實效性,使幼兒失去了反思、比較和提升的機會。我想應該運用恰當?shù)脑u語,如:“你覺得你畫得怎么樣?”、“你覺得誰畫地很好看?”、“你想學習他什么?”等,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和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使孩子得到激勵和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并不是中間環(huán)節(jié)才是中心!
效果:
我充分考慮了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寓教于樂,既有一定的難度,又是他們力所能及的。既能讓孩子在每一次手工活動中都有新鮮感,激發(fā)學習興趣,拓展認知視野,同時也能對他們進行多種操作能力的訓練。幼兒通過雙手的操作,一方面可以使孩子的小肌肉群、大腦得到有益鍛煉,培養(yǎng)他們動手實踐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孩子利用身邊廢棄物制成精美的手工制品,美化環(huán)境,變廢為寶。自信建立在成功的基礎之上。在活動中我過于幫助手工能力較差的幼兒。孩子在手工制作過程中,有時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老師可以給予一些啟發(fā)式的引導,而不是包攬全部工作。否則孩子體會不到成功后的滿足,從而缺乏自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