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02-17 15:50:13
最近,『武亦姝』這個名字有點火。
不僅在各大網站刷屏,在微博熱搜的排名也是居高不下。
她并非突然爆紅的演員明星,只是上海復旦附中的一名高中生。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上,武亦姝表現出色,憑借強勁實力和淡定心態(tài),強勢攻擂北大女博士陳更,成功成為當期擂主。許多觀眾被她的才情折服,她更是在網絡上實力圈粉,“這個00后美少女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武亦姝16歲,長相清新脫俗,頗具古典美,她思維敏捷,出口成章,眉眼間散發(fā)著淡定和睿智,可謂典型的古代才女一枚。別看年紀輕輕,她能夠背誦2000首古詩詞。別的孩子是手機iPad不離手,她則是詩詞不離手,也沒有任何微博。(微博控的小編默默滴放下了手機)
武亦姝的走紅以及《中國詩詞大會》受到追捧,再次引發(fā)了一波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熱。不少觀眾表示,自己的孩子看完節(jié)目后,自覺地開始背古詩詞了。
除了武亦姝,《中國詩詞大會》也涌現出不少00后才女。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開她們的神秘面紗。
▌滿腹詩書拼的是“童子功”
在大家的印象里,00后的生活新潮、現代,很難想象能與中國古典文學結下深厚情緣。武亦姝的詩詞量2000首,侯尤雯的詩詞量也近1000首。這樣的詩詞儲備量,拼的可都是“童子功”。
武亦姝說,自己從小喜愛讀詩詞,只要是一聊到古詩詞她就會抑制不住地興奮:“我覺得古詩詞里面有很多現代人給不了我的感覺。比賽結果都無所謂,只要我還喜歡詩詞,只要我還享受詩詞帶給我的快樂,就夠了。”
侯尤雯的童年也浸潤在古詩文中,“別人的詩詞可能是爸媽教的,我卻是自學的。沉浸古詩詞之路,讓我有了一個非?鞓沸腋5耐辍”
姜聞頁5歲時,讀過的書就有她身高那么高,10歲的時候,讀過的書摞起來有兩個她那么高。而現在,她讀過的書,能鋪滿整個籃球場。
比賽中,連現場評委也不禁感概慚愧,自己都背不了那么多詩,“這個肯定是童子功,從小積累到現在。”“能背到這個程度,已經相當厲害了。”
▌愛好廣泛,不“死背”古詩文
雖然有如此大量的詩詞儲備,但這三名女生卻不只會“背書”。侯尤雯說,她背誦古詩文時會考考自己,跟著思考來學習。“讀一首詩,先理解一遍,領會大意,然后思考如果換作自己創(chuàng)作這樣的作品,會使用哪些句子,再進行對比,不僅加強快速記憶,對提高寫作也有一定幫助。”
在學校里,侯尤雯被同學們昵稱為“猴哥”,她拿過運動會400米跑的冠軍,辯論賽場,她可以舌戰(zhàn)群雄;學校戲劇節(jié),她更是挑大梁的主角;班級里三五好友自發(fā)組織了一個詩社,約好假期出游時要即興寫詩。
武亦姝對古詩文的愛好則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她父母也喜歡閱讀,家里收藏了很多書,對古鎮(zhèn)有著濃厚的興趣。愛詩詞的武亦姝性格開朗,她的同學透露,她是個很可愛的女生。她的指導老師王希明說,武亦姝對于古詩文,“是發(fā)自內心的愛好,沒有愛好是堅持不下來的。”
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高二女生姜聞頁,在學業(yè)已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她仍參加比賽,并表示“課內學習上學有余力”。節(jié)目中,她還表示未來想讀理科,理想的學府是清華大學或者北京大學。她淡定從容的表現甚至讓現場主持人和嘉賓都感覺“自己太活躍”。
▌才女養(yǎng)成模式可否照搬?
三名美少女的才情一時也引發(fā)了網友們對于古詩文學習的大論壇。有家長認為,在高考中,古文所占比重不高,學古文“性價比”低,也有人說,從小就開始背詩又不了解意思,根本就是死記硬背。不過專家們卻表示,學習古文益處多多,不僅要學,而且就應該從小背誦。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王榮生認為,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未來,上海的語文教材中可能還會將增加古文的比例。我們不能把學習古文單一看作考試所需,而是要平衡考試與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申小龍則表示,古文不僅要學習,更應該從小就“背”。雖然幾歲的孩子并不理解詩詞的意思,但是通過背誦,他們可以感受到古漢語的美感和節(jié)奏,古人也是這樣學習的。
申小龍說,在現在社會普遍重視外語的環(huán)境下,外語對現代漢語擠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言結構和思維模式,如果能從小背誦古詩文或者散文,掌握漢語優(yōu)美的節(jié)奏,對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也有很大的幫助。
才女的養(yǎng)成除了自身的努力,學校和家庭的教育也是極其重要的。要尊重每個孩子的興趣,為孩子發(fā)展興趣創(chuàng)造條件、改善環(huán)境。當更多的孩子不只是為了升學考試去學這些古詩詞的時候,當孩子們真正以興趣來學習經典的時候,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就得到了更好的傳承。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