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5-01-11 10:38:27
“我是從哪里來的?”是小朋友們常問的問題,也是其探求欲望剛剛出現(xiàn)需要極力保護的時候,可中國家長的回答方式充滿了欺騙性——“你是從路上撿來的”、“是從海邊帶回來的”甚至“是從樹上摘下來的”。在幼小的孩子面前,撒謊不臉紅,不自覺地培養(yǎng)孩子說假話。
家長欺騙孩子的目的,不過是想避開敏感的話題,不讓孩子過早接觸這方面的知識,以免孩子想入非非走上邪路。但實際上,孩子早晚會接觸這樣的問 題,早晚會迎來青春期,因此,“性”方面的知識還是早一些讓他們了解為好。俗話說“沒有遠慮必有近憂”,不早一點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在他們慢慢長大的過程 中,一旦忽略了自我保護、懷著神秘心理偷吃禁果,后悔就來不及了。再說,性知識也罷,生殖與發(fā)育等等內容也罷,說來說去都是生命科學,既然是科學,何必非 要遮遮掩掩?
尤其是,隨著兒童性侵案的不斷浮出水面,對兒童(尤其是女童)進行性啟蒙以及性保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幼兒進行性啟蒙與性保護教育,也符合世界幼兒教育的潮流。世界上已經(jīng)有許多國家在幼兒園進行這樣的教育,個別國家“尺度”還不小。而武昌教工 幼兒園,不過是在大班進行性啟蒙,并且一個學期僅有一次這樣的課程。課程僅僅圍繞“我從哪里來”進行講解。老師以英國作者艾倫的幼兒性教育繪本《小威向前 沖》為藍本來進行課件制作并授課,教師用“爸爸的肚子”代替了繪本里的生殖器畫面,用一顆大大的愛心代替了一對夫婦在床上的畫面,課程最后落實到“每個孩 子都是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相結合以后生出來的”這一點上?梢姡@樣的性教育課程已經(jīng)“含蓄到家了”。對這樣的性啟蒙,如果再不放心,就有些說不過去 了。
當然,面對幼兒性啟蒙教育,家長可以反對孩子參加,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否侵犯了孩子的受教育權?表面上看家長是在保護孩子,但是如果孩子因此而陷入性知識盲區(qū),并由此帶來身心傷害,那么,這個責任誰來負?
筆者之見,幼兒性啟蒙,天塌不下來,沒必要大驚小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