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社區(qū) 2014-06-25 16:18:08
家有小子,單名曰“默”,故稱“黒犬”,今年入學。
現(xiàn)劃片小學已確定,一段時間以來的煩躁紛亂的心,似乎也已漸平復。想著做此一記:一來,為以往做個總結交代,留個記念;二來,也為將來做個開始。另還有為我們論壇摻點水,也為大家在閑時解解悶兒。
文分四章,一一如下:
一、幕啟:買方遷戶到西城
我的黒犬入學記,恐怕還不是在14年開始。要說得清楚,還必須去追溯和交代些背景材料。
黒犬是2007年出生,金豬,不是刻意追風生下的這頭豬,只是在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是上帝或者佛祖,或是冥冥中的什么就派他來了,來了,我們都很歡喜。我應該還算是個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吧,在2009年,他不到2歲,雖然還沒有上幼兒園,但我已經(jīng)在考慮他在哪里上學的事情了。考慮的結果,就是買房、遷戶、到西城去。
這里有幾個原因,內(nèi)部的外部環(huán)境的因素都有。從我自身而言,我生于農(nóng)村,90年考入北京上大學,94年留京,在豐臺(之后單位、房子、戶口都在豐臺了)。之所以留京,很大的一方面原因是就是喜歡北京的人文環(huán)境。那時候的北京是安靜的,沒有壓迫和焦躁感。我有一個親戚住在新文化街,我經(jīng)常去。我喜歡夏日的午后,胡同里靜悄悄的,似乎連蟬鳴也變得讓人昏昏欲睡,棗花細細碎碎的落了一地;胡同里的居民,老頭老太,安安然然地拿吧扇子納涼……我喜歡的還有很多,如中山公園的便宜書市、無盡端莊雄偉又滄桑的德勝門城樓,等等,所以我想,讓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背著書包上學堂是幸福的。而這種環(huán)境,是豐臺不太具備的。
當然,西城的教育水平也擺在那里,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海淀的教育水平雖也好,但缺少老城區(qū)的味道。不選擇東城,是考慮上下班和離老人家的距離,有些遠。
還有,我天生不愿意求人,不愿意搞什么關系,豐臺的學校如果不滿意,讓我去花錢托人找關系,這個這個,是我天生的弱項。倒不是我不會說,我口才還是不錯的,主要可能是心中有一個聲音,告訴我這這……我父親教了一輩子書,提起誰“走后門兒”他就會氣憤和譴責。
最后,我盤點了下自己的財產(chǎn),這個也很重要,貨幣資金和固定資產(chǎn):可以賣掉妻單位分的小房子,還有我2000年買下的一套二手房(呵呵,2000年我就買二手房了,是我的婚房。谖鞒琴I個80米以上的房子,還不夠,幸好我還有點積蓄,一分錢都不剩地算進去,基本夠了。
于是我根據(jù)我們兩人上班的遠近,劃定了一個購房的區(qū)域:長安街以北,西北二環(huán)以內(nèi)的西城地區(qū)。說實話,壓根就沒考慮什么名小的學區(qū)房,甚至這個房子劃片什么小學也不太知曉——我一直有點一根筋的認為,我在農(nóng)村上學,千軍萬馬不也過來了?所以這個不是第一位的。但我目前還是有點能力,所以我只是量力而行,給孩子換個好些的環(huán)境而已,該做的我做了,是盡了我最大的能力,孩子,爹只能做到這些了。至于以后,看你自己的了。
接下來就是痛苦的看房、破,再看、更破…還有賣自己的房,約談,再約談,今天跑什么公積金中心,明天去辦什么央產(chǎn)房上市,什么預付款、預收款,建委大廳頻繁光顧,從2009年的年初到5月底,我在完成單位繁重工作的前提下,竟然也完成了我的買賣大業(yè),接下來就是收款、付款、拆借、還錢,產(chǎn)權過戶。我買的房子產(chǎn)權在2009年8月拿到,隨后遷過她們娘兒兩個的戶口,嘿嘿,離上學還有整整5年。
一切都在計劃中。房子80平,屬新街口片區(qū)(當時我并不清楚屬于哪個片區(qū),街道或居委會)。孩子還在豐臺上幼兒園,這房子暫時不住,就出租了。
幕已開啟,這一頁翻過。
二、戲中:教改新政風云涌
開啟大幕后的戲臺上就一直空蕩著,沒有什么演出。期間我關心過幾次:知道了這里屬于什么街道、屬于什么居委會;知道了歷史上劃片的小學和小學的水平。
中間有一個插曲。13年西城區(qū)復建后廣平小學,就在樓下不遠,但建成后,成為了某名小的新校區(qū),我空歡喜。
另還有一件累死了我的事:13年裝修,銀子也嘩嘩散去。13年8月,搬家入住,為以防萬一遷進去我的戶口,孩子入這里的學前班,擺開了14年上學的所有架勢。
片內(nèi)小學以往一直劃兩個:A小學和四根柏小學。我了解過了,都不算好,普通偏下,打工子弟比例有一半,甚至還多。但各位看官可能也會預料到了吧——我就坐等劃片了,不會擇校——就這兩所而言,我還是傾向于A小學,兩個原因:第一離家近些,第二似乎從外觀上比四根柏還好些(我有以貌取人的毛。V劣谑裁创蚬ぷ拥,總是會有一些的,不是太離譜了就好,再說那些孩子也大部分還是不錯的,孩子學前班上的外籍占了一半以上,似乎也沒什么。
所以,我就等著劃片報名了。轉(zhuǎn)眼間,2014年春天翩然而至。
與這個春天一起來的,尤其是過了5.1以后,更有教改的新政。這新政一條條一層層,一點都不像這個春天一般的翩翩,反是雷厲風行,更像是聲聲的春雷。在新政中,我歡欣、我鼓舞、我焦慮、我猜測、我在E度壇子了發(fā)言論、和人爭論,就這樣天天泡在壇子里,壇子里水乎水乎洋洋盈耳,我在水中沉浮,天天昏昏沉沉,“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泡論壇”。
第一聲雷就與我有關:西城組建教育集團,且19所小學撤并。我期待上的A小學赫然名列其中,被某名小合并,這個名小,正是去年擁有了后廣平校區(qū)的名小。
我中彩了,呵呵,孩子可能會上名小。
但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我立馬又想到:從地理位置上看,我們在平安大街以北,但A小學在平安大街南邊,雖說隔路相望,但畢竟平安大街寬寬闊闊的啊。
于是就不斷地在網(wǎng)上談論這個劃片的消息,今天這樣,明天那樣,小道消息層出不窮,猜測和傳聞的版本也在不斷更新,我似乎是一片破塑料布,被沖進了充滿漩渦的水里,就此不再能消停。
說真的,我并不是一定要上這個名小,其實我早就做好了去任何一個學校的準備。但之所以如此不淡定,或許是那個懸著的答案,這個懸起來的東西吊起了情緒,而情緒又在這個入學教改年春天的陣陣雷聲中不斷地發(fā)酵,浮躁。
另心里不能釋懷的是,這個某名小先是取了后廣平,后又取了A小學,來到了我的家門口,以往又一直劃片A小,我為什么還要繞開它去上學?
之后繼續(xù)雷聲陣陣:非京籍的限制,登時引發(fā)口水大戰(zhàn),煞是讓人嘆息。我忽然有“驀然回首,北京還是北京嗎”的感覺。還有取消共建、杜絕條子、嚴禁跨區(qū)等等,就這樣,從5月初信息采集,一直到5月底,教改新政風起云涌。
對于這一系列的教改政策,我總的還是欣喜的——控制入學人數(shù),嚴格劃片等等,包括撤并和集團校組建,都是教育均衡的節(jié)奏。我個人是贊成的,擁護的,我也在壇子里寫過一些帖子,對此表達自己不成熟的意見。在此不記了。
5月30日,西城教委又出政策:排出了京籍的入學順位。
我揣摩自己的入學順序,怎么都是第一順位。我一會兒信心滿滿,一會兒又覺得不能如愿,惴惴不安。
但不管如何,5月份終于過來了,6月份公布劃片,答案揭曉。
三、戲尾:名小與我本無緣
一般來說,戲演到高潮,就該結尾了。6月3日,劃片出來了,壇子里紛紛上傳。我先是看到了四根柏小學的劃片,基本和往年一樣,片內(nèi);終于在將近下班時看到了A小學,果然和小道消息說得一樣一樣的,平安大街以北被踢出劃片。
預料之中,但萬分不爽。 就這樣結束,就這樣戛然而止。名小與我本無緣。
呵呵,我就這樣情緒低沉了好幾天。也好,我就像一杯渾濁的水,雜念不停地攪拌它,終是不能澄清。低沉了幾天,慢慢地澄清了,自我安慰也好,或者是阿Q精神勝利也好,或者說,事實本來就如此:
——我為什么非要上名小?名小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哪些因素是決定性的或者說是作用更大的?
——選擇,對比,是真的給孩子在擇校,還是在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滿足自己對資源的占有欲?
——整個教改,可以說是為了給整個大家受益,我其實也是受益者(生源好于往年,且組建教育集團等,四根柏小學進入了育民教育集團),為什么還悶悶不樂?
——什么叫公平?公平其實不存在絕對的——即使就是不公平,對待不公平的態(tài)度就惴惴憤怒嗎?
——等等
我原先的預期,也就是進一個普通的小學,快快樂樂地做個讀書郎而已,如今回頭一想,這一個多月的一切的一切的結果,和我當時買房時的想法一模一樣,且今年教改,應該比預期還好。我大可不必在這一個多月中如此糾結、不安、心浮氣躁,我只需靜靜地等著劃片、報名上學即可,我真的不需要如此的不淡定——我突然覺得,我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我自己滑進了由我的心情導演的這場戲,心不能定,不能靜,自然不能安。
好在戲結束了——戲尾,我哈哈地在嘲笑我自己,嘲笑完了,我還要想以后的生活。
四、生活:熱愛我們的四根柏
6月6日那天,周六。周五剛剛下過一場大雨,所以這天的天氣非常好,天藍得透,陽光燦爛,氣溫倒也不高,兼涼風拂面。下午4點的時候,我?guī)虾⒆樱黄鹑タ磩澠乃母亍?br />
路線是這樣的:下樓穿過南小街,沿后廣平胡同向東(10分鐘到達某名小后廣平大門),稍向南拐然后繼續(xù)向東,進入東冠英胡同,出來后穿過趙登禹路,向南一點就到了。我計算了一下時間,從出家門到學校門口,步行20分鐘不到,比預料的時間短些,也算就近上學吧!
東冠英胡同里很安靜,我家黒犬說:“爸爸,這里真安靜,我也想住這里!”他很喜歡。胡同不寬,干凈,兩邊都是粗的老槐樹,老槐樹的樹蔭幾乎遮蔽了整個街道,走著很愜意。一霎間,我突然感覺到了槐花、棗花的香氣,還有一種似乎久違的氣息——于是我心情很好,我和小子說:“你要在這條路上走6年呢,一直走到你快滿13歲呢。”
或許因為是周六,四根柏小學也顯得很“安靜”,一個簡單的鐵藝門,傍邊及墻側面上提寫著“四根柏小學”幾個字,樸樸素素的,墻側面的字似乎還透著幾分滄桑。不能進去,往里看看,一棟舊樓,樓前一片空地,不像是個操場。門口傳達室旁邊三棵粗大的楊樹。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個小學,第一次是到旁邊的派出所遷戶口,沒有細看,只覺得它破敗。這次仔細看,看門口隸書的校名、側面石刻的魏碑體的校名、鐵藝門上的雕花的形狀,還有遙望教室的窗戶,想這里的老師(聽壇子里講都很負責任)、想我的黒犬在里面搖頭晃腦地上課和調(diào)皮,我忽然喜歡上了這里。
眼前的就是最好的,我的一個好朋友說過這句話。
回來,路上問孩子,喜歡這個學校嗎?孩子說:嗯,喜歡。
回走了10分鐘,又路過某名小后廣平校區(qū),大大的燙金的名家題寫的校名在燦爛的陽光下發(fā)亮,校舍是去年才竣工的,絕對的高大上。孩子并沒在意這個也不會在意,他的純真的臉,臉上純真的笑,陽光燦爛就照射在他的臉上,他似乎一下子就和陽光融合了,成為一體。“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我忽然明白了,為什么林徽因會把孩子比喻成一種天氣。
我在意這樣的上學路嗎?呵呵,上學的路其實還可以地鐵、公交或開車,這三種方式都要走西內(nèi)大街和趙登禹路,繞。東冠英胡同好像走不了車,所以,如此步行或許是最快捷的方式。
但或許,這也正是我等平民要走的上學路——踏踏實實地用自己的雙腳,走進一條安靜的胡同,再走進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學校,里面寫著“做快樂的四根柏人“,快樂就足夠了。我的孩子要在這里面度過6年,他學習生涯即將在這里開始并延展。他像一只小鳥,要在此慢慢地羽翼豐滿,終于奮飛。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呵呵,我家是黒犬。天地本來無所謂有無,無所謂貴賤。
那在這6年里,我應該做些什么?上一章里我沉淀自己,問的那些問號,我也許都有了答案——熱愛:心誠、致良知、回到本心,先哲們都告訴我們了,就需要我們?nèi)ブ泻弦,精心地培育、引導孩子,配合學校和老師,放下所有,只有熱愛。我相信我的黒犬——眼前這個稚氣調(diào)皮的小子,將來終會翱翔于廣袤的藍天。
列位看官,我是劃片了四根柏,或許你不是,但四根柏是我自己的嗎?如果你也面臨這樣的普小——朋友們,熱愛我們的四根柏!
【落幕】
2014年6月10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