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wǎng)-生活日報 2011-04-18 18:01:14
女兒五歲了,我給她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她要尊敬長輩、尊重客人,學會謙讓。女兒點點頭表示要做個好孩子。
從此,每次家里買來水果,她都會把最大的先遞給奶奶。不過,奶奶夸獎她之后總會說:“奶奶牙不好,乖孫女兒,你吃吧。”女兒又會按順序把水果先后遞給我和她媽媽,我們也總是夸獎她有禮貌之后就讓她自己吃。我們?yōu)榕畠旱男袨楦械津湴,絲毫沒有覺察到這樣做有什么不妥。
一天,家里來了兩個客人。女兒先把最大的一個蘋果遞給阿姨吃,阿姨很高興地夸她真懂事,然后說:“阿姨不吃,你給你爸媽吃吧?”女兒回頭見我們擺手,她又遞給了阿姨的兒子。小朋友說了聲謝謝,接過去吃了起來。女兒愣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小朋友手中的蘋果,好像隨時都要伸手去搶的樣子。我看出女兒不對勁兒,就趕緊找了個借口把她帶了出去。
下樓來到小區(qū)的路上,我還沒來得及問女兒怎么回事,她倒委屈地先哭了起來。她不滿地說:“最大的蘋果是我的,他怎么能吃呢?”我吃驚地問:“你怎么這樣說呢?你不是已經(jīng)主動把蘋果給人家了嗎?怎么還說是你的呢?”女兒不情愿地撅著嘴,不說話。我突然意識到我和妻子都犯了一個大錯誤,平時我們都拒絕女兒遞過來的水果,使得女兒誤以為給我們遞水果不過是一種形式,既沒有實際上的損失,又能得到表揚,所以她才那么樂此不疲。想到這里,我嘆了口氣問她:“你平常先把水果讓給我們,其實只是裝裝樣子,并不打算真給我們吃,對嗎?”女兒低下了頭。
此后,女兒再遞水果給我們時,我們都說聲謝謝就直接接受了。我們不再給女兒裝樣子的機會了,不久,女兒就適應了我們的轉變,她自己也漸漸地變成了一個真正懂禮貌的孩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