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1-03-08 10:07:44
此外,寶寶還往往會忽略畫面中那些沒有被編進故事中的圖案要素,例如背景中的小樹、小草、天上的白云,而只注意故事中的主角,即使是小雞、小鴨這些主角,也往往因為劇情的原因而使其顏色、造型顯得不那么重要,于是寶寶們能夠注意的、得到的只有一個情節(jié)而已。
拿到一本新書最正確的做法是爸媽先同寶寶一起認(rèn)真看每一幅圖畫,讓他們講講自己看到了些什么。給寶寶看的書冊往往顏色非常鮮艷,人物造型又很簡單,這樣的閱讀培養(yǎng)了寶寶的觀察力,也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其實每一幅畫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故事,所以接下來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來用畫中的要素編故事,不求情節(jié),但求符合邏輯。對于年齡稍大些的寶寶(3歲以上),還可以將前后幾幅有關(guān)聯(lián)的畫放在一起,讓他們編一個有條理的故事出來。最后,再用傳統(tǒng)的方法給寶寶講一遍書上的故事,讓他來評評是自己編的好聽還是書上的好聽,不光是評論,還要講出道理來哦。如此才算是真正的“書”盡其用。
故事接龍――新編故事法
還記得小時候玩的成語接龍嗎?教寶寶講故事,也不妨可以來一個“故事接龍”。很多爸媽覺得自己想象力有限,更沒有什么文學(xué)細(xì)胞,編不出什么故事。其實根本不必有這方面的擔(dān)心,因為只要嘗試幾次之后,你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必費心力去安排劇情,寶寶們編出的故事情節(jié)往往會超乎爸媽的想像。
例如,有一次一位媽媽和孩子說故事,開頭首句是“從前呀,有一只小兔子……”原以為兒子編出的不外乎大灰狼、胡蘿卜之類,沒想到他接的下句卻是“小兔子呀,它有一條游泳褲,可是它又不會游泳……”于是整個大方向完全變了,故事便圍繞著如何讓游泳褲物盡其用而展開,成了一個完全超越傳統(tǒng)框架的好故事。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