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社區(qū) 作者:nakata0542 2010-10-21 11:02:02
導讀:購買學區(qū)房是很多家長為孩子擇校做出的選擇,這樣可以就近入學,而且孩子六年的小學生活也不用受苦。以下是e度論壇的一位家長購買學區(qū)房的經歷,希望對后來者有一些指導!
最開始對學區(qū)房關注是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即07年,但因為孩子太小對上學這個事覺得還比較遙遠,一直沒有深入考察,只是停留在關注階段。
我之前是住在朝陽區(qū)百子灣,那的小學劃片叫做水南莊小學,簡單的說,這個小學即使在朝陽區(qū)也排在后面,孩子肯定不能在這上學。大體的意向是西城區(qū),我生長在北京,從小就知道西城和海淀的教育領先于朝陽等外圍區(qū)縣。并且西城區(qū)地域小,學校密集,尤其是好學校密集,是教育資源的首選。海淀區(qū)雖然有中1、2、3小和RDF小等強勢學校,但海淀區(qū)的面積太大了,并且人口眾多,競爭會很激烈。
之前在網上關注過西城的學校和房價,總的一個感覺是西城的房子大多很舊,并且價格很高。畢竟是二環(huán)內的地方,寸土寸金。我記得當時看金融街旁邊的豐匯園和宏匯園價格就在2萬,那可是07年的年初。等到孩子2歲的時候,由于很多好學校有戶口年限的限制,09年春天,購買學區(qū)房的事在家里被正式提上日程。此時考察的重點仍是西城區(qū),老婆的工作地點在金融街,為了上學及上班的方便,我們主要關注了實驗二小、奮斗小學和黃城根小學。這三所學校不在一個層級,卻都是不錯的學校。
某天去學校實地考察,奮斗小學和實驗二小離得很近,都在新文化街附近。先看了看奮斗小學,發(fā)現(xiàn)硬件條件不錯。從網上了解到,奮斗的口碑也還是可以的,算是西城中等偏上的學校。當時想,孩子在這樣的學校里上課,應該是還不錯的。我本人不喜歡硬件條件較差的學校,總覺得21世紀的學習環(huán)境應該是非,F(xiàn)代化、非常靚麗的。當然,硬件并不見得與學校的校風和教學質量完全正相關,這是另一個話題。
看完奮斗小學,基本滿意。又去實驗二小,到了二小門口,隔著柵欄看到里面的校園,我崩潰了。難怪都說實驗二小是最牛的小學,這兒的條件太好了!學校的校舍可以稱作華麗,在二小面前,奮斗的硬件感覺就是黎巴嫩的學校。再來說劃片?疾鞂W校之前,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案頭的功課,奮斗的劃片是新文化街的那幾個白樓和新華社的宿舍,這些是樓房。還有一些周邊的平房,據說劃片每年還有小的調整。而實驗二小,幾乎沒有劃片,據說每年有幾條小胡同,還每年不一樣。像二小這樣的學校,也許真的不是平民學校,而是專為權貴供應的,所謂的貴族學校。
新文化街的那幾個樓,是90年代中期蓋的,看上去比實際樓齡要老一些。當時的價錢好像是1萬8左右,記不太精確了。中介給我們說了幾套,都是戶型大約68平米。有一點動心,但是也有些猶豫。因為孩子是姥姥和姥爺幫忙帶,所以我們5口人住在68平米的房子里是不可能的,那就是說除了這套房,我們還得在附近再買一套房才能住得下。況且房子的情況并不太好,偏舊。
后來,我們把關注點放在了二小對面的一個叫“新融苑”的房子上,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小區(qū),大約2003年的房,是工行的領導宿舍。小區(qū)很小,但房子都是較大的戶型,最小的120平米。而且由于小區(qū)很小,出房量特別少。這大概是那一片最新的房子,住起來肯定不錯,但又有一個問題。“新融苑”小區(qū)并不在奮斗的劃片之內,而是東面的涭水河小學的劃片。這就難辦了,投入很大買個房子,但奮斗和二小都夠不著,將來難免又有操心的事。
于是,只能放棄。之后又看過月壇那邊的房,比如中古小學附近的,又貴房又少;黃城根小學劃片的,房子特別老,沒有天然氣管道,得自己扛煤氣罐上樓那種,而且出一套房恨不得一百個人在搶。最早關注的豐匯園那邊的房,離金融街倒是近,但劃片卻在宏廟小學。宏廟小學教學其實不錯,但校舍太舊了,不喜歡。而且我心里一直是這么想的,既然這么大投入買學區(qū)房,那就買頂尖的小學劃片的,買個一般偏上的有啥意義呢?
時間到了09年的5月,因為自己的原因我辭掉了工作,這段時間只有炒股和找房子兩件事。西城的太難找了,金融街那邊先放一放。擴大選擇的范圍吧,當時主要關注兩塊兒,一個是海淀的二里溝中心小學旁邊的國興家園,一個是東城的史家和府學。二里溝中心小學現(xiàn)在改名叫首師大附小了,查了查這學校在海淀屬于中等偏上,跟三里三和海淀實驗、翠微等幾個學校評價差不多。國興家園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小區(qū),02年的時候在附近上班,覺得這樓好高檔啊,有情結。國興家園的房子真不錯,都是大戶型,150平米左右的大三居是主力戶型,而且09年上半年的時候價格真不貴,不到2萬一平。后來在09年房價的爆發(fā)中,由于地鐵4號線開通等利好,這樓盤的價格漲到了4萬多,至今堅挺。
東城區(qū)的史家和府學口碑都差不多,我心目中史家更強,小時候看很多作文集里都有好多史家學生的作品。而且關于劃片和戶口年限等問題,感覺史家更透明。網上傳府學的戶口需要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在那,也不知道真的假的,這規(guī)定忒變態(tài)了。
中介在不停的推薦房子,我們看的并不多,史家一共看了三套,第三套就是我們后來買的。先說第一套房,是倉南胡同12號院的一個三居。12號院是紅磚樓,估計是70年代建的,很舊。我看的那套三居里面住著一個老太太,房子的格局其實不錯,但是太舊了,天花板上都有裂紋和水印,好像樓板裂了漏了水。這房子報價2萬一平,估計要真談能到1萬9左右?赐晡覀冇X得不太行,我們買學區(qū)房是準備在這一直住到孩子小學畢業(yè)的,這房子再過9年,我覺得可能都是危房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