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12-27 17:36:17
導(dǎo)讀:“九州”是我國的別稱,泛指全國。相傳在四五千年前,中國的大地上發(fā)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人們被迫向山頂、高地遷徙,后來,禹疏浚河道,制服了水患,把天下分為九個區(qū)域,供后人居住,于是就有了“九州”之名。
“九州”是我國的別稱,泛指全國。相傳在四五千年前,中國的大地上發(fā)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人們被迫向山頂、高地遷徙,后來,禹疏浚河道,制服了水患,把天下分為九個區(qū)域,供后人居住,于是就有了“九州”之名。這就是《左傳》中所說的“芒芒禹跡,劃為九州,經(jīng)啟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后來,《尚書·禹貢》、《周禮·職方》、《呂氏春秋》、《爾雅·釋地》中均有“九州”的記載。以《尚書‘禹貢》為例,“九州”的劃分情況是這樣的:
冀州,今山西、河北、遼寧。山有壺口(山西吉縣西北、陜西宜川縣東北)、梁山(陜西韓城)、岐山(陜西岐山縣東北);河川有漳河、恒河(唐河)、衛(wèi)河。
兗州,今河北、河南、山東交界部分,濟水、黃河之間。河有九河、沮水等。
青州,今山東、遼寧東部,渤海與泰山之間。河有濰水、淄水、汶水。
徐州,今山東南部,江蘇、安徽北部,黃海、泰山、淮河之間。山有蒙山、羽山;川有淮水、沂水。
揚州,今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東部,淮河以南東至海。水有彭蠡(鄱陽湖)、震澤(太湖)。
荊州,今兩湖及江西西部。山有荊山、衡陽,水有江漢(嘉陵江)、沱水、潛水(漢水支流)。
豫州,今河南、湖北北部,荊山(湖北南漳縣)與黃河之間。
水有伊、洛、湛間等。
梁州,今陜西南部和四川,華陽與黑水之間。山有岷山、山番山、西傾山、蔡山、蒙山;河有沱水、潛水。
雍州,今陜西北部、中部和甘肅及其以西地方,秦嶺以北,東至黃河,西達甘肅以西。山有岐山、荊山、終南山、鳥鼠山、三危山;河有弱水、涇水、渭水、漆水、沮水、灃水。
此外,與“九州”同義的還有九囿、九圍、九域、九區(qū)、九有、九牧、九隅、九垠、九宇、九垓等,這些名稱,都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的,有些至今還在沿用。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