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12-22 10:54:03
知名專家:
小巫(教育學碩士)--WeeWitch/閻紅,美國Rutgers大學教育學碩士,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兩個孩子的媽媽。近年來致力于兒童發(fā)展暨家長心理的研究和咨詢工作,著有《讓孩子做主》、《給孩子自由》、《和孩子劃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國際化視野中的教育感悟》等。
問與答:
小巫:這么小的孩子不要讓他寫字,更不要給他筆畫順序之類的概念。也不要讓她用硬筆,買些粗的蠟筆,讓他隨意的涂鴉吧。
網(wǎng)友小狗張嘟嘟:小巫老師,你好,我女兒現(xiàn)在15個月,一直母乳喂養(yǎng),從出生到現(xiàn)在一直由媽媽照看,雙休日去爺爺奶奶家度過,女兒現(xiàn)在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即使媽媽在爺爺奶奶家里,只要女兒看到媽媽去別的房間,就會娃娃大叫,要媽媽抱,如果不看到媽媽還好,就乖乖和奶奶玩,但是只要一看到媽媽,哪怕媽媽去廚房,她就會突然大叫要媽媽抱!好像很粘著媽媽,現(xiàn)在女兒還沒有斷奶,晚上還要吃2-3次母乳,我想問問老師這樣正常嗎?謝謝
小巫:這其實挺正常的。孩子正在粘人的階段,你盡量滿足他的情感需求吧,家里的老人也最好不要對她的這種行為說三道四,不要讓她對自己的情感需求感到羞恥。
網(wǎng)友hotelca:好的,但是她自己喜歡寫,自己要求,可以讓她寫嗎?平時涂鴉倒是也做,還能自己畫出有五官的娃娃和房子,樓梯等,我也全由著她隨便畫。
小巫:你可以讓她自己寫,不用制止她。但也不用很興奮地指導她,一切順其自然。這樣她才能保持興趣。
網(wǎng)友萬家寶寶top123_:孩子32個月‘說話不算數(shù)’不講信用‘是正常的吧?可我要怎樣引導她呢
小巫:你也給一個具體的例子吧,不要一上來就給孩子貼道德標簽。
網(wǎng)友qsmy:小巫,我還有個問題,因為兒子很少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懂得分享玩具,我有個侄子,比他大一歲多,兩人在一起就會為玩具而打架,他好象只會看中別人看中的玩具。我怕如果現(xiàn)在多提供點他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機會,我們就得一直為調(diào)停玩具之爭而努力,這樣對他成長會有幫助嗎?還是等他再大一些,對集體生活再體驗多一些后,教育會更有成效?
小巫:能力是在體驗中獲得的,如果孩子總是缺少和小朋友交往的機會,她怎么能夠獲得交往的能力呢?打架也是很寶貴的體驗。孩子關(guān)系都是在打打鬧鬧中建立起來的。你不需要很費力的調(diào)停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只需要做出一些示范,有些不很嚴重的打鬧你可以讓他們自行解決,你越在旁邊摻和,他們越會打得厲害。并且也給孩子造成一種依賴心理,凡事都靠大家來解決。
網(wǎng)友亮亮2006:因為孩子不會說話’有一段時間孩子一不順心或者大人沒有領(lǐng)會他的意思他就拍自己的頭或是咬人‘請問是不是焦慮情緒?
小巫:對不起,你剛才一直在說孩子的問題,而沒有說家里的具體情況。比如孩子由誰撫養(yǎng)?不了解你家里的情況,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網(wǎng)友萬家寶寶top123_:比如問她什么時候洗漱’她自己說:我貼完貼畫就去洗‘我們等她貼好’問她貼好了么‘她說貼好了’我說該洗pp了‘她又說:我不洗’我還要再玩什么什么.就是這樣子。
小巫:然后你有什么反應(yīng)呢?
網(wǎng)友luoaihua:小巫老師‘我兒子四歲7個月.他的動手能力差’沒有耐心‘要如何培養(yǎng)呢?如果送他去學一樣專長’像他這種特征學什么好呢?謝謝
小巫:這樣的孩子需要首先在家里建立自信,而不是被媽媽推出去到一個興趣班去學什么專長。你需要具體描述你和孩子的關(guān)系。你為什么認為他動手能力差,沒有耐心,給孩子貼這樣的標簽需要堅實的“證據(jù)”。
網(wǎng)友萬家寶寶top123_:我們說你說好了該洗的‘要說道做到哇’要說話算話啊‘總之擺些道理吧’態(tài)度自認比較溫和‘她根本不理你的一套’最后要僵持很久‘才會同意去洗’我需要頂著很大的壓力‘因為家人會覺得耽誤很久時間了’孩子該睡了‘有時耐心極限被突破’忍不住大吼一通‘她哭過了’其他家人再哄哄‘最后去洗’時間耽誤了更久‘所以苦惱哇。
小巫:如果講道理行不通的話就換一種方式。對于小孩子來說,語言的作用其實是很弱的。不如你歡快的唱著歌,跳著舞,做著游戲,帶她去洗。只要你把她該做的事情變成好玩的,有趣的事情,她就不會反對你了。至于說話算數(shù)這樣的道德教育,也不是通過講大道理來進行的。給她編一些小故事,潛移默化地改變她的習性,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們成年人也要做到恪守諾言,說話算數(shù),并且生活有規(guī)律。到了該做什么的時候就去做。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