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12-21 21:38:11
做了準爸爸,就意味著自己多了一個角色——“父親”。如何界定這一角色,到底自己要做一個什么樣的父親,從自己父親身上揚長避短,還是與時俱進呢?很多準爸爸都會浮想聯(lián)翩。這一定位雖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但多一些思考與探討無疑會使準爸爸們在不遠的將來更勝任這個角色。
父親——無可替代的角色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母親成為育兒的主導力量,而很多父親由于各種原因而成為“場外觀摩者”。但很多專業(yè)研究都表明,父親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他對寶貝的性格形成、智慧和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性別角色的培養(yǎng)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1.父親是寶貝積極個性的重要源泉
父親一般都具有堅定、堅強、勇敢、自信、樂觀、有主見等性格特點,是可以讓寶貝一生受益無窮的財富。寶貝和父親在一起相處,會模仿他的很多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思維方式,耳濡目染,父親的“個性”很容易“傳染”給寶貝。
而且,在日常的交流中,父親也會有意無意地向寶貝灌輸這些思想,有的爸爸還會親自帶領寶貝做這些方面的訓練。父親的思維方式一般更寬廣,遇事也較達觀、周全,這些優(yōu)點都會在與寶貝的朝夕相處中給寶貝以積極的影響。
2.父親是寶貝生活圍度的開拓者
很多父母都知道,寶貝在餓的時候大多會找母親,在玩的時候大多會找父親。因為,父親玩的花樣多,范圍廣,還可以帶他去探索好奇的世界,鼓勵他嘗試,喜歡讓寶貝在大自然中學習,使寶貝在玩中培養(yǎng)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梢哉f,父親是寶貝最好的游戲伙伴,他開拓了寶貝生活的空間,使寶貝有機會見識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
3.父親是寶貝社會性的引領者
一般而言,父親的關注點并不局限于自己的小家庭,相對有更大的生活圈子,從而有更多機會帶寶貝們出席社交活動,在這種活動中,不但讓寶貝增長見識,還能夠學習待人接物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這種父親參加的聚會經常是把寶貝當成小大人來平等看待,寶貝并不是聚會的核心,要尋找自己的位置,要遵守這樣那樣的規(guī)則。而母親們的聚會,經常都是以寶貝為核心,話題也大多如此,寶貝成為關注的焦點,并不是一個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而寶貝日漸長大,對社會交往需求也不斷提高,所以和父親一起到外面看看,他們會非常高興的。
4.父親是寶貝性別意識發(fā)展的橋梁
父母的日常合作與分工,以及在家里的不同作用,處理問題的不同方法,都會給寶貝以正確的性別意識啟示,使他們從小就有性別意識。尤其是男孩子,如果只是被母親帶大,或是受父親的影響很小,往往出現(xiàn)女性化的性格特點,陽剛之氣和攻擊性會差一些。父親對女孩的性別意識培養(yǎng)也同樣重要,會影響到她們在青春期與男孩子交往時的表現(xiàn),很多沒有受到父親影響的女孩,在與男性交往時會羞怯而且無所適從。
定位——關于父親角色的9個問題
1.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父親?
2.我妻子認為一個什么樣的父親對寶貝的成長更有利?
3.和做了父親的朋友探討,總結他們的成敗得失是什么?
4.仔細考慮自己寶貝的成長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父愛?
5.根據(jù)以上調查研究,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初步勾勒出自己作為父親的形象是什么樣?
6.具體而言,做這樣的父親需要做哪此工作,承擔哪些責任?
7.我會有多少時間來和寶貝相處,一般都做什么?
8.我如何安排好工作,或需做哪些調整來做一個好父親?
9.我的生活方式需做哪些改變,才能夠達到理想父親的標準?
Tips:
這些問題為準爸爸思考時提供了一些思路,如果這些問題都有了答案,自己如何做個好爸爸也就會了然于胸了。胎寶貝漫長的十個月成長歷程,準爸爸們有足夠的時間來想清楚。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可以和妻子及家人充分交流,不斷完善。
榜樣——可借鑒的力量
1.自己的父親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成年以后的行為模式,很多來源于他童年的經驗和體驗。所以當你準備做父親時,你的父親就會有更深的意義,有很多時候,你會無意識采取小時候父親對自己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寶貝。那個時代,對于我們的父輩來說,當個好父親意味著為家里人提供住所、食物和教育,他們沒有太多的意識和時間與孩子相處,他們是在社會和家庭的要求下,做著他們認為對孩子最好的事情。但時代在發(fā)展,他們的模式已經不太適合現(xiàn)在寶貝對父親的真正需求,爸爸們應該多花些時間陪自己的寶貝。
在這種情況下,準爸爸需要回憶一下自己的成長歷程,認真思考父親的哪些做法對自己的成長有益,哪些做法需要改進,他忽略了哪些至關重要的東西?這樣就給自己做父親指明了方向。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身上一定有你父親的影子,總結他做父親的得失,對你做父親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鑒。比如他可能太嚴厲,嚴厲到你們之間沒有像樣的交流,但是他做事情的堅韌不拔給了你很好的影響。明了了這些,你就會努力揚長避短了。
2.對自己影響重大的人
多年來,有很多人幫助自己成長,其中有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如師如父”,他們如何對自己施加影響,怎樣以自己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幫助自己的?如老師、教練、朋友、叔伯、兄弟等等,學習他們的心態(tài)、做法和胸懷,來做一個寶貝真正需要的父親。
3.知識就是力量
事實上,到底怎樣做父親,還取決于對于育兒和早教與時俱進的了解,F(xiàn)代科學中有很多對影響寶貝成長因素的研究,與我們小時候相比,有了很多科學結論,也讓自己做父親有了更多的依據(jù)。知道如何做對寶貝更有利,如何教育才能讓他過得更快樂更幸福。所以,經常關注一些早教類的圖書或雜志,對自己日后做個好爸爸會很有幫助。
誤區(qū)——完美的父親
對于父親角色定位的問題,最大的“誤區(qū)”就是認為,“好父親”要兼具各種優(yōu)點和理想中的性格。其實這是不現(xiàn)實的,比如說既能創(chuàng)造非常好的物質條件,又能拿出大部分時間來陪寶貝,對一般人而言這是個矛盾。聰明的父親知道在這兩者之間調整,把握好其中的“度”,能夠讓這兩方面和諧分配,達到一個相對滿意的程度。
因此,準爸爸完全沒必要強求自己什么都做到完美,而且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也不是那么輕易就能改變的。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以及家庭的需要,來勾畫自己的父親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不斷更新并豐富這個角色的內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