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11-29 23:32:22
總之,教師要抓住一日生活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教育契機,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從幼兒關注的小事情引發(fā)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從而充分利用“偶然”,去挖掘去實現其中蘊涵著的必然的教育價值。
四月份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習習的春風吹拂在我們臉上、身上,就象一雙溫暖的手撫摩著我們,太陽光暖暖的,真是好愜意!吃過午飯,我?guī)е⒆觽兝忻刻煲龅墓?mdash;—散步。幼兒人數多,走路總是不安分,為安全起見,我總是讓孩子們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慢慢走,今天我們還是老樣子,念著兒歌走著走著,朱學成突然叫起來:“看,那邊有花!”話音剛落,孩子們就象剛出籠的鳥兒一般嘩啦一下朝那邊奔跑過去,剛才還整齊有序的隊伍一瞬間亂成一團糟,我不停地喊:“快排好隊,排好隊了看。我們要回教室了。”可孩子們卻充耳不聞,不斷驚叫著:“哇!這么多的花!”“多漂亮呀!”“黃黃的,我的眼睛都酸了。”“還很香的。”“我知道的,這是蒲公英花!”“我也知道,它還會結籽,能飛起來的。”“對,能飛得很遠很遠,我吹過的。”“真的?在哪里?快幫我找出來。”“真有趣!有點毛毛的,我不敢碰它了。”驚喜之聲不斷,完全聽不見我的“命令”了,孩子們圍著花,有的蹲,有的趴,有的坐,有的摸,有的撫,有的聞,有的吹,有的身手去摘,有的數著花瓣,有的輕輕地跟花兒說話……看著他們驚奇認真的摸樣,看著地上嬌艷誘人的蒲公英花,我忽然覺得自己剛才的不快和發(fā)出的命令是多么的愚蠢。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多美的景象。∧鞘且环N人和自然的親密融合。瞧,孩子們熱烈的討論,坦率的交流,仔細的尋找,小心的撥弄,驚奇的發(fā)現,激動的講述……此情此景不就是我所一直向往著并努力追求著的教育境界嗎?看到這里,我已被眼前的氣氛所感染,于是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孩子們的活動中去……最后孩自創(chuàng)的插花花展在我們中(一)班成功地開展了。從發(fā)現地上的花到親密地接觸花再到做“新娘花”最后引發(fā)做插花及舉辦插花展覽,這其中的過程是多么的自然,是孩子們的好奇引導著他們進行了一次次的探索,也是孩子們的興趣促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積極引導。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映,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對照《綱要》,反思這一次的活動,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首先應該有一雙“慧眼”,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才能捕捉到一個個可能的教育契機,使“偶然”變“必然”。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雖小,卻常蘊含著許多教育價值,當孩子們的行為、語言、表情在向我們傳遞著他們的需求、困難、關注點和感受時,我們應敏銳地捕捉到這些信息,從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上引發(fā)有意義的活動,使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獲得有意義的知識和經驗。其次教師不但要有“慧眼”,還要做“穿針引線”之人,讓幼兒在興趣正濃,然而碰到困難無法解決時提供及時的幫助,促使幼兒自發(fā)的活動轉向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教育活動。例如當孩子們把花捧著送給我時,我真誠欣賞著說:“真漂亮,如果再配上點綠色就更美了。”“這幾根花如果再高一點就象電視里的插花了。”于是孩子們就又忙開了,就這樣一次次的擺弄,一次次的尋找,使這些平時不起眼的小花、小草變成了一瓶瓶姿態(tài)各異的插花。擺在柜子上的插花是這一次“偶然”的顯性成果,而隱含在其中的教育價值是無法衡量的,在這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探索,主動學習,敢于創(chuàng)造才是最寶貴的。“孩子能想的,讓他們自己去想;孩子能做的,讓他們自己去做。”總之,教師要抓住一日生活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教育契機,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從幼兒關注的小事情引發(fā)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從而充分利用“偶然”,去挖掘去實現其中蘊涵著的必然的教育價值。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