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11-29 22:26:03
芋頭米粉湯
芋頭米粉湯是一道具有臺灣風(fēng)味的小吃,如果按我們這邊的叫法,應(yīng)該算“湯米粉”,但無論米粉還是面條,湯頭是十分重要的,沒有好味湯底的“襯托”,如何有好粉面吃呢?一個字的位置變換,便有了不同的著重點,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做一碗好喝好吃的臺式芋頭米粉湯吧。
3~4人份
調(diào)味料:
油:2湯匙白胡椒粉:1/4湯匙
做法:
1.將芋頭去皮切成細(xì)丁狀;香菇洗凈泡軟后去蒂,切;紅蔥頭去衣,洗凈切片;瘦肉洗凈切丁;
2.煮沸小半鍋水,將米粉放入汆燙兩三分鐘,撈起瀝干水分;
3.熱鍋放適量油,待油熱放芋頭丁炸約1分鐘,撈起瀝干油;
4.重新熱鍋放兩湯匙油,待油六七成熱時放紅蔥頭爆成微黃,放香菇丁和瘦肉丁拌炒至香氣溢出,倒入高湯煮沸,放汆燙好的米粉和炸好的芋頭丁,加蓋煮5~8分鐘,撒入芹菜末、蔥粒、香菜和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益胃健脾。
●美食科學(xué)堂
米粉
米粉是用稻米為主要材料制作的細(xì)長條狀食材,在我國南方及臺灣、東南亞由于盛產(chǎn)稻米,所以比較流行。米粉分有很多種,濕米粉、干米粉、排米粉、方塊米粉、波紋米粉、銀絲米粉等。雖然都是米粉,但外表和口味因區(qū)域的差異,便有了極大的不同。像我們今天用的干米粉,應(yīng)是南方客家地區(qū),包括臺灣常用的品種,和我們在大街小巷經(jīng)常見的桂林米粉不同,一干一濕,前者偏爽滑,后者更柔綿。至于口味,則更不同了,廣東、臺灣喜用肉、蛋、新鮮蔬菜搭配,味道清鮮,而廣西、江西、云、貴、川更愛酸辣口味。
說起來有點奇怪,在廣州的粥粉面檔似乎比較少吃到干米粉,一般多的是河粉、桂林米粉,但在大排檔或港式茶餐廳就不同了,炒米粉是常見食品,還常叫“星洲炒米”。星洲炒米的配料通常有蝦、叉燒、雞蛋、芽菜、紅辣椒絲、咖喱醬等,雖然看著簡單,但要炒得不濕不干還是要一點廚藝的。據(jù)說在臺灣,媳婦進門,第一次試的廚藝就是生炒米粉,家婆一看如果新媳婦用鑊鏟,便知是外行,內(nèi)行的是用長筷子,炒時不停地將米粉分開,細(xì)細(xì)的米粉才不會糊成一塊。
●靚湯心水
如果不怕麻煩,可自制“油蔥酥”。油蔥酥是臺灣菜中最常使用的調(diào)味料之一,可令粥、湯味道更鮮美。做法也不算復(fù)雜,將紅蔥頭切丁(切片也行),再將紅蔥丁放入滾燙的豬油炸至金黃色(通常最后幾分鐘,開大火把油逼出來紅蔥丁才會酥)。最后將炸好的紅蔥丁撈起并將它們鋪平在廚房紙上風(fēng)干即可。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