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17 16:11:39
導讀:通過多元化的手段來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智能,這種方法是切實可行的,而且實驗證明效果較好。由于在實驗的過程中,始終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為前提,所以能使每位幼兒都有機會,有能力去體驗成功,從而進一步的促進幼兒的興趣。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經過實驗,幼兒的空間智能均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挖掘。
一.問題的提出
素質教育對于我們而言,已不再是一個新生的話題,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我們必須承認每個孩子都有天賦和美好的前途。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HowardGardner把人的智慧分成七種不同的類型。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天生都具備這七種智慧潛能,只是各有所長,稟賦不同。作為教師我們期待孩子在多元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志趣和方向,使孩子特別優(yōu)異的天賦更為燦爛奪目,進而激發(fā)其他多元智能的發(fā)展。
在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中指出,空間智能是人們生活學習的基本能力,更是藝術、科學、數(shù)學乃至文學的不可或缺的能力?臻g智能存在于圖像識別、空間定向、雕塑、幾何等之中。根據(jù)班內幼兒的實際,我以建構活動為實驗的主要內容,我對班內42名幼兒的空間智能進行了實驗研究。
二.實驗的假設
旨在通過多元的教學手段,如課堂教學活動,設立區(qū)域,幼兒的自發(fā)活動,利用日;顒樱褂變耗茉谠械闹橇A上,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智力,能在實踐生活中進行運用,進而激發(fā)幼兒的多方面興趣,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三.實驗程序
1.調查研究階段
根據(jù)班內幼兒的實際,在實驗前,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幼兒的空間智能進行測試。具體情況如下:
表一:建構活動興趣
興趣程度 喜歡 一般 不喜歡
性別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人數(shù) 9466710
注:被測幼兒共42名,喜歡的占30.9%,一般的占28.5%,不喜歡的占40.6%。
表二:空間構圖能力
興趣程度 好 中 差
性別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人數(shù) 5575812
注:被測幼兒共42名,構圖能力較強的占25%,一般的占28.5%,構圖能力較弱的占46.5%。
表三:看圖建構能力
興趣程度 好 中 差
性別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人數(shù) 54641013
注:被測幼兒共42名,看圖建構能力較強的占21.4%,一般的占25%,看圖建構能力較弱的占53.6%。
由表可以看出,班內的幼兒對于建構活動有一定的興趣,幼兒的空間構圖能力的發(fā)展較不平衡,大多數(shù)幼兒的空間構圖能力較差?磮D建構能力是一個由平面向立體空間轉化,一個從靜態(tài)空間感知到獲得動態(tài)空間概念的發(fā)展過程。幼兒在這方面就表現(xiàn)的較弱。在測試中也明顯地反應出男孩子的空間發(fā)展優(yōu)于女孩子。但是班內的幼兒男女差異并不是很大。
2.教育實施階段
。1)創(chuàng)設區(qū)域,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建構。我們首先在室內布置用各種材料建構成的物體,引起幼兒動手,模仿的興趣,并給幼兒留有充分地活動時間,可以在晨間來園或是離園活動時選擇建構活動。在幼兒有了興趣,并能有所創(chuàng)造時,就將實物模型更換成圖片。其次就是要讓幼兒學會看圖進行建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能力強的孩子就會獨立地建構,不斷地體驗成功的喜悅,而能力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采取放棄的態(tài)度。作為教師,我能在他多次失敗后進行幫助指導,知道每一次的成功都需要不斷地努力,只有堅持才會成功的道理。同時我在活動區(qū)設立了作品展覽區(qū),讓孩子們能互相分享同伴的勞動成果。最后,我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的建構用品,有紙,小棒,奶盒,可樂瓶以及充分的建構玩具。幼兒可以在一個較大的選擇空間內進行創(chuàng)作,并請幼兒在每完成一件作品后向同伴介紹,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利用課堂教學,學習看圖建構,并進行合理布局。大班幼兒已經掌握了用插塑建構物體的能力。在實驗中我將教學內容著重放在“如何進行看圖建構,進行合理布局”這點上。在建構活動中。我先請幼兒兩人一組進行,合作完成一件作品,這樣有助于孩子之間的能力互補,使每位幼兒均能在活動中獲得滿足,體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享受,保護和激發(fā)了幼兒的建構興趣。緊接著,我在每次的活動中給幼兒一個建構的主題,如公園,幼兒園,社區(qū),我們的城市等,并請6-8名幼兒合作,共同商討建構的主體,合理的進行分工。起先孩子們只會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的作品零亂地堆放在一塊兒。這時我就利用色彩優(yōu)美,布局合理的平面圖作以引導,使他們懂得大小搭配,高低相間,錯落有致的擺放。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孩子們的空間布局能力有了提高,會合作,會商量,會看著自己虛擬的“場所”添置各種花草,綠樹帶等點綴的物體。
(3)共享社區(qū)資源,認識各種標記。在課堂教學以外,我們還經常地帶幼兒到社區(qū)內參觀,在實踐中分辨方位,清晰地辨別出物體的左右。以及在社區(qū)內的各種標記,從它的顏色,線條,圖形進行記憶,較深刻地了解每個標記牌的用意。這樣的活動使幼兒對標記產生了興趣,孩子們對各種標記也表現(xiàn)的較為敏感,經?梢月牭剿麄冊谡務摚鹤蛱煳以诮稚峡吹揭粋新的標記?梢钥闯龊⒆觽儗τ诰條,形狀已經有了較濃厚的興趣,同時也促進了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四.實驗結果與分析
1.實驗前后幼兒對建構活動的興趣的對比
興趣程度測查時間 喜歡 一般 不喜歡
實驗前 131217
實驗后 20175
與實驗前相比幼兒對于建構活動的興趣明顯地提高了,實驗前有近一半的幼兒不喜歡建構活動,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通過實驗班內只有5名幼兒對建構活動興趣不高。其余幼兒均能樂意主動參加活動。
2.實驗前后幼兒空間構圖能力的比較
興趣程度測查時間 好 中 差
實驗前 101220
實驗后 22173
幼兒的空間建構能力與實驗前相比也有較大地進步,主要的表現(xiàn)不僅在單一的建構活動,他們會結合實踐經驗進行合理布局,更多的也反應在他們的美術作品中,班內近2/3的幼兒的美術作品構圖合理。
3.實驗前后幼兒看圖建構能力的比較
興趣程度測查時間 好 中 差
實驗前 91023
實驗后 151512
看圖建構能力對幼兒而言有一定的困難,但是通過實驗,也能明顯地看出幼兒的能力有較大地提高。在實驗前班內有一半的幼兒看圖建構能力為差,實驗后,每位幼兒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多數(shù)的幼兒能在與同伴的合作中完成看圖建構的任務,使幼兒的能力得到了互補,效果較為突出。
四.實驗的啟示
通過多元化的手段來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智能,這種方法是切實可行的,而且實驗證明效果較好。由于在實驗的過程中,始終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為前提,所以能使每位幼兒都有機會,有能力去體驗成功,從而進一步的促進幼兒的興趣。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經過實驗,幼兒的空間智能均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挖掘。與此同時也使幼兒的一些個體弱勢智力得到了發(fā)展,真正的體現(xiàn)了七種智慧潛能的各有所長,和諧發(fā)展。但最為可貴的是,在實驗過程中,幼兒的個性也得到了發(fā)展,學會了合作,在合作中學會了謙讓,寬容;學會了堅持,在堅持中享受了成功。這些是在實驗后得到的額外,珍貴的收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