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11-11 20:38:51
看來同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內(nèi)容,同是幼兒感興趣的東西,但不一定都能成為幼兒探索的好主題。只有幼兒能夠與之互動,能夠參與到活動中去親身體驗的內(nèi)容,才能持續(xù)幼兒的興趣,才能保持經(jīng)久不衰的生命力。
一天早晨,雯雯小朋友帶來了一群小蝌蚪,孩子們圍著小蝌蚪引發(fā)了爭論:“小蝌蚪有沒有眼睛、鼻子、嘴巴?”“小蝌蚪和小青蛙長得一點都不象,怎么會是小蝌蚪的媽媽呢?”“小蝌蚪是怎么變成小青蛙的?”“小蝌蚪是生活在海里的嗎?”……在孩子們的疑問聲中,生成了“小蝌蚪”這一主題。第二天孩子們根據(jù)他們的問題找來了圖片、文字資料,孩子們參照圖片并借助放大鏡進行仔細觀察,這時婷婷小朋友提出“小蝌蚪尾巴掉了,就變成小青蛙”時,燁燁小朋友馬上糾正她:“不是掉了,是尾巴慢慢縮短。”看來孩子們正在進行知識經(jīng)驗的交流與分享,很快小蝌蚪的外型特征以及它的生長過程他們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過了幾天,小蝌蚪的模樣依然如故,孩子們的興趣開始轉(zhuǎn)移到別的事物上,不再談論小蝌蚪的事情,只是偶爾到自然角去看看,主題無法延伸,就此結束了。
活動實錄二:
中班幼兒的球賽開展得如火如荼,熱火朝天的場面深深牽引著孩子們的目光,幾天來他們躍躍欲試,當有人提議“我們也去踢球”時,大家歡呼雀躍,一呼百應,看著場地上孩子們快樂的身影,我們感受到他們對球的濃厚興趣。之后孩子們的話題總是圍繞著生活中他們玩過、看過的球,由此“寶寶球”主題誕生了(名稱是由幼兒提議的“精靈球”“丁丁球”“大球、小球”……中商定產(chǎn)生的)。幼兒對球始終保持著不減的熱情,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就球不離手。在玩球中問題出現(xiàn)了,寶寶球越來越“瘦”,玩不起來了,怎么辦呢?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讓寶寶球“胖”起來的辦法。隔天他們從家中帶來球的“醫(yī)生”朋友——打氣筒,爭著為球灌氣。然而問題又來了,幾個小皮球怎么灌都灌不飽,老是漏氣,怎么回事呢?持續(xù)一會兒他們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是打氣筒的問題,用手抽式打氣筒,小皮球里的氣會反抽出來,而用腳踏式打氣筒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于是他們放棄了手抽式打氣筒,全部改用腳踏式。最后還是有一粒皮球怎么也無法灌飽,他們圍在一起觀察了半天,終于發(fā)現(xiàn)皮球上破了一個小洞。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體現(xiàn)出的合作意識及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驚嘆不已!可見我們不能低估孩子們的能力。看著一個個灌飽的球,滿頭大汗的他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對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這一幕幕精彩的畫面不斷上演,孩子們的表現(xiàn)一次次給我們驚喜……
以上兩個活動實錄是我們小二班開展主題《小蝌蚪》和《寶寶球》中的小片段,這兩個主題雖然都是來源于幼兒的生活,都是取決于幼兒的興趣,但效果卻完全不同,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想必這種情況大家在教學過程中都經(jīng)歷過,也困擾過。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而我們教師應該“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映,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shù)姆绞綉穑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熒印?rdquo;如今幼兒園的課程趨向于生活化,但如何取舍幼兒感興趣的、真正貼近生活的主題是教師的一大難題。正確的選擇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選擇的失誤會導致主題開展的不順暢,甚至停滯不前,讓我們感到身心疲憊,事事不順心,非常辛苦。
雖然“小蝌蚪”、“球”都是幼兒生活周圍的事物,但對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接觸小蝌蚪的機會較少,且小蝌蚪轉(zhuǎn)變成小青蛙需要一個較長的演變過程,不是幼兒一時能夠感知得到的,小班幼兒的堅持性較差,這種緩慢的演變過程中,孩子的參與只是觀察,缺乏與之相互間的互動,于是興趣逐漸削減,如果老師仍堅持將主題延伸下去,就會變得很被動,主題也將喪失原有的意義。而“球”的選題也是在關注孩子們活動中確定的,首先孩子們本身對球類有一定(不同程度)的經(jīng)驗,同時球類運動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非常容易收集資料,再則玩是幼兒的天性,球類可以給他們一個很大的活動空間,在與球的互動及與球伴的互動中,常常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的出現(xiàn)促使孩子們需要不斷地去探索,而教師則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適時地給予推動。問題的一個個解決,累積起孩子們一份份熱情,于是主題得到了不斷地延伸與升華,孩子從中體驗到成功與快樂,教師同樣收獲著成就與喜悅!
看來同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內(nèi)容,同是幼兒感興趣的東西,但不一定都能成為幼兒探索的好主題。只有幼兒能夠與之互動,能夠參與到活動中去親身體驗的內(nèi)容,才能持續(xù)幼兒的興趣,才能保持經(jīng)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