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7 18:01:47
這些空間,就為幼兒的自主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只有“以參與求體驗,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的教學,才能有效地增進學生的發(fā)展。
發(fā)現(xiàn)在樹葉刷畫的時候……
在實施主題活動“多彩的秋葉”的時候,我們在美工區(qū)給孩子們準備了很多操作材料,最多的莫過于各種各樣的樹葉,此外還有各色的顏料、棉簽、雙面膠、剪刀等,孩子們可以進行樹葉拼貼畫(將樹葉進行適當修剪或是組合后變成有意義或有主題的作品)還有樹葉刷畫。他們最感興趣的當屬樹葉刷畫了,因為他們好奇于難得接觸的各色的顏料和有趣的操作過程,請看:
鏡頭一:
星星和雯雯都選了火紅的楓葉來進行刷畫,星星把楓葉當做小金魚的大尾巴,雯雯想把楓葉當作小手,可是在他們完成以后的相互欣賞時發(fā)現(xiàn)了問題,雯雯的“小手”很漂亮,空白的地方形成象手紋一樣的紋路,而星星的金魚尾巴卻是一團顏色,看不到紋路,大家都喜歡雯雯的作品。這是什么原因呢?經過討論,孩子們得出了這樣的解釋:第一,星星在樹葉上刷的顏料太多了;第二:星星將顏料涂在楓葉“莖”不明顯的那面,而雯雯則將顏料涂在“莖”明顯的那面,我就順理成章地告訴孩子,他們看到的“莖”其實是葉子的“葉脈”。“葉脈”明顯的那面摸上去是毛毛的,而“葉脈”不明顯的那面比較光滑。
鏡頭二:
今天,西西來的特別早。他也想來嘗試樹葉刷畫。他選了一片碧綠的茶樹葉子。他準備用它來印出小朋友的眼睛?墒,他刷了一次又一次,顏料剛到樹葉上就不見了。他急的刷了很多遍,而且還換了一面刷顏料,結果還是一樣。
我的西西的問題告訴了小朋友,有幾個遇到類似問題的孩子很有見地:“因為你選的茶樹葉子太滑了”、“茶樹的葉子油油的,所以刷不上顏料”……我沒有刻意去告訴他們更科學的解釋,我和他們利用午餐前的時間一起上網找關于茶樹的資料,從網上他們知道了茶樹葉子有很大的用途,除了做成茶葉外,還具有深層清潔皮膚的功效,而這種作用恰好得益于茶樹的精油,和小朋友認為的“油油的”解釋是一致的。
鏡頭三:
早上,童童帶來了很多新鮮的楓葉。在早上的來園活動中,孩子們用去了部分的楓葉。當集體活動之后的區(qū)域活動時,我指導一些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刷畫。一向活躍的嘉嘉拿著一片楓葉說:“嘻嘻,我的這片葉子干掉了。”伶俐的昊昊說:“你的這片已經用過了,你看,我的這片還是很好的。”他們的對話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關注。有的說“用過了就會干掉的”,有的說:“顏料會把樹葉里的水吸掉的”,他們在爭議和談論中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在活動結束的講評中,我把他們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全班孩子們,并表揚了這些孩子們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問題的精神。
新課程實施以后,從教學方法看,發(fā)現(xiàn)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得到了空前的重視。教學過程中幼兒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再一次受到了教師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在樹葉刷畫過程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問題并用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內在的學習驅動力也激發(fā)了,他們從學習中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他們的收獲、體驗遠比組織一次認識樹葉特性的科學活動來的豐富、深刻。而這正是是新課程之下的“發(fā)現(xiàn)學習”,即自主性學習的一種體現(xiàn),“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如果我們從各方面為幼兒創(chuàng)設廣闊的空間,有機地引導幼兒充分利用
這些空間,就為幼兒的自主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只有“以參與求體驗,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的教學,才能有效地增進學生的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