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10-16 13:05:11
六.討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教師教育行為失控會給幼兒造成種種不良影響,同時,如果這種情緒和行為是經(jīng)常的,也會影響教師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會改變教師自身的個性和性格。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干教師時間長了,性格越來越急躁,這或多或少與經(jīng)常性的行為失控有關,而這種不利因素又可能反作用于幼兒,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與我們工作的目的,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發(fā)展是背道而馳。因此我們?yōu)閷崿F(xiàn)這一目的,就應該自察自省,從而轉變我們的教育行為。那么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教育行為失控現(xiàn)象呢?我認為有以下一些方面的問題:
第一.幼兒教師自身素質方面。
幼兒園教師在尊重幼兒,注重幼兒個性發(fā)展等觀念上已有很大轉變,但在實際工作中,仍有教育行為失控現(xiàn)象,可見教師還沒有真正做到觀念和行為的統(tǒng)一。而作為教師如果觀念和行為不能徹底轉變,她就不可能克服來自機體內、外的困難,克服工作的情緒化,也不能去體驗工作中的愉悅、感受成功并安于幼教事業(yè)。因而教師必須加強自身師德建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把愛心化作實際行動,做到愛崗敬業(yè)、尊重熱愛每位幼兒。
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因幼兒自身特點或幼兒某些不良表現(xiàn)的影響,而導致的教師教育行為失控都是在情緒失控下非理智做出的,難以想象,一個喜怒無常的教師能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班級心理環(huán)境?因而,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心理修養(yǎng)水平,不但要加強心理學基本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寬容精神,同時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學會微笑、真誠接納、尊重和理解幼兒。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的教育行為失控現(xiàn)象,很多是因為教師知識、能力與經(jīng)驗的不足引起的。如,教師在兒童發(fā)展方面知識的不足,使教師不能正確理解幼兒的行為,把幼兒好動的天性,視為調皮、搗蛋,而對幼兒過分呵責;教育技能的不足,使教師不能正確處理幼兒之間的糾紛及不能針對幼兒的個性特點做到因材施教等。因而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自身知識,提高教育實踐能力。同時在實踐中教師還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用和幼兒完全平等的身份及幼兒喜聞樂見的語言、表情、手勢去組織、指導、幫助幼兒。
第二.幼兒園領導管理方面。
幼兒園班級內幼兒人數(shù)眾多,教師每天都要面對孩子們喧鬧的環(huán)境和層出不窮“不聽話”行為,如果不加強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建設,天長日久,教師對幼教工作,對幼兒的熱愛之情就會隨著時間的消磨而淡化;而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也是從事教師職業(yè)的人都必須具備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和準則。因而我們必須不斷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赏ㄟ^組織教師深入學習各種幼教法規(guī)、規(guī)程,并建立與之相應的管理制度,以規(guī)范教師的行為;還可通過學習優(yōu)秀教師事跡、開展師德形象討論,評選師德標兵等形式,來學習先進人物的好思想、好作風,從而凈化思想,升華認識。
長期以來各園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一直把上課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這也是教師的中心任務,因此園領導評價一個教師好不好的標準是看她會不會上課,課上得好不好,而對教師日常活動中對待幼兒的態(tài)度、行為關注較少,考核不足;因此,我認為應當調整原有考核標準,放寬對教師上課的要求和限制,以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實施情況和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及實際能力的獲得為評價重點。這樣,教師的責任感增強了,教師的教育行為失控現(xiàn)象也會減少。
幼兒園教師工作繁瑣,既要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又要負責幼兒安全、健康、衛(wèi)生,還要應付上級檢查,工作壓力大,作為幼兒園領導應為教師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從物質和精神上多關心職工,使教師滋生的不良情緒和障礙得以及時緩解,工作得以很好的進行。
第三.我國幼兒教育外部環(huán)境方面。
我國在兒童教育方面一向是以施加高強度的規(guī)范教育為主,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和主導地位,;加之現(xiàn)在我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一家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受傳統(tǒng)的“玉不琢不成器”的觀念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的影響,較重視幼兒的知識學習和規(guī)矩的養(yǎng)成而忽視幼兒好動的天性和個性。這就需要幼兒教育方面的雜志、刊物給予輿論、信息上的倡導,使大家明白教育幼兒不僅僅是學知識、懂規(guī)矩及照顧好幼兒,而是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和諧的發(fā)展,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不只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努力,還應得到家長、社會的廣泛支持和配合。
七.小結
通過對各園教師教育行為失控現(xiàn)狀的研究,可以看出教師教育行為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這應當引起領導及教師的重視,以便針對實際存在的問題,改善教師的教育行為,使教師的素質得以真正提高。
八.附錄
【附錄1】觀察提綱:
1.日常生活中。
1)幼兒來、離園時,對情緒不好的幼兒,教師是否給予安慰,對年齡較小的幼兒是否能夠摟一摟、抱一抱。
2)當幼兒無意出現(xiàn)過失時(撒湯菜、摔了、吐了、大小便弄到衣服或床上時……),教師是妥善處理、耐心安慰幼兒;還是指責、埋怨幼兒。
3)當幼兒有意出現(xiàn)不良表現(xiàn)時(打架、罵人、搶玩具等),教師是不受幼兒自身特點影響,對他們的態(tài)度、行為一樣;還是喜歡的幼兒耐心教育,不喜歡的幼兒訓斥、批評。
4)當幼兒生活上遇到困難(生病、穿不上衣服等)時,教師是否耐心照顧和幫助幼兒。
2.教學、游戲、戶外活動中。
1)個別幼兒有說話、搗亂等不良表現(xiàn),教師是呵斥、體罰、變相體罰;還是根據(jù)幼兒特點,選擇適當?shù)慕逃椒ê图记蛇M行教育。
2)教師是否在照顧全體幼兒的同時兼顧個別幼兒,因人施教,引導、鼓勵幼兒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在幼兒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和幫助。
3)教師是否同等對待幼兒,不論是教師喜歡的幼兒還是不喜歡的幼兒,讓他們在活動中都有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
4)活動結束時,教師是客觀評價幼兒,指出他們在原有基礎上的成功和進步;還是嘲笑、挖苦活動中表現(xiàn)欠佳的幼兒。
【附錄2】訪談提綱:
1.你認為存在教育行為的失控現(xiàn)象嗎?
2.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你是否有因個人情緒失控而導致教育行為失控的現(xiàn)象存在?
3.在現(xiàn)實教育中行為失控的表現(xiàn)有哪些?
4.你認為產生教育行為失控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采用何種方法可以防范教育行為失控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擺脫幼兒的消極影響與控制——教師教育行為改善的重要一步》龐麗娟、董奇、陶沙原載《學前教育》1997年第3期
2.《退一步海闊天空——談教師對懲罰行為的控制》王曉燕原載《學前教育》1997年第9期
3.《努力保障教師教學主體的地位》葛鳳林、李紅原載《學前教育》1999年第9期
4.《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張雪原載《學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5.《一個實習生眼中的幼兒教師——建議幼兒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沈建洲原載《學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6.《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顧榮芳原載《幼兒教育》2000年第1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