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9-27 19:48:01
孩子很聰明,就是上課老走神、坐不住,課下做作業(yè)總愛磨磨蹭蹭,而且還經(jīng)常粗心地把“23”寫成“32”……面對這些問題,家長們大多會把寶押在各類文化補習班上,誰知,多次補習仍不見起色。其實,孩子學習出問題不是知識的欠缺,而是學習能力的欠缺。因而,真正的“進補”,不是進補習班去補知識,而是應該從孩子自身特點出發(f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改善學習方法,補充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半小時作業(yè)倆小時還做不完
小宇是南上山街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寫作業(yè)拖拖拉拉,半小時的作業(yè),他兩個小時還做不完。小宇媽說,每次寫作業(yè),他總邊寫邊玩,收起玩具,他就玩筆、玩橡皮,要不就是上廁所、喝水、吃東西。“我看著他還寫那么慢,不看恐怕連作業(yè)都完不成。”小宇媽談起來很是焦慮。
夏玉華分析:孩子寫作業(yè)慢原因很多,如大腦過度疲勞,反應速度降低;體能達不到,頸部肌張力弱,腰椎肌肉乏力難以久坐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注意力不集中。“進補”方案:家長可以在家里以游戲的方式,通過“匍匐爬行”、“半蹲跳躍”等室內(nèi)活動,鍛煉孩子的頸部和腰椎肌肉的力量。還可以讓孩子練習小和尚打坐,來提高其肌張力、注意力和耐心。首先,讓孩子盤腿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身體端正,手放在膝蓋上,面部肌肉放松,兩眼盯著水平線上的一個固定點看,然后,頭上可以頂著一只紙杯(一開始可以是空的,以后慢慢加水)或書籍,靜坐5分鐘不動。
上的補習班越多成績越差
在濟南中學上初二的小閔,活潑好動,上課反應很快,可他的英語、數(shù)學卻總在及格線徘徊,為此小閔的媽媽從初一起就給他報各種補習班,最多的時候一周要趕三四個班?墒,他的成績卻一直不見起色。
夏玉華分析:小閔頭腦反應快,學習的潛質(zhì)其實不錯。他的問題是,沒有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法。聽課記不住重點,運算弄不清步驟,這些屬于學習能力缺陷,所以即使再怎么補習,進步幅度也不大。補習班上得多了,還會侵占孩子的正常休息時間,進而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進補”方案:不同的孩子屬于不同的學習類型,采取的學習方式要“對癥”才能真正真正提高成績。如“聽覺型”的孩子,一般聽得準,學得快,但是不愿意安靜地坐下來書寫,這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運動型”的孩子精力充沛,喜歡運動,可以先讓他玩半個小時,然后再做作業(yè),并逐漸培養(yǎng)他的時間觀念;對于“操作型”的孩子,可以結合他的長處,多做實驗、多動手,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寫顛倒數(shù)字弄不清筆畫
凌凌媽說,女兒已經(jīng)上五年級了,人很聰明,上課也能認真聽講,可一到做作業(yè)和考試,就粗心。明明是“23”,她卻看成“32”;每次寫“好”、“都”等左右結構的字,一定會左右顛倒;點錯小數(shù)點、題目抄錯、計算出錯更是家常便飯。
夏玉華分析:凌凌出現(xiàn)的問題不是簡單的粗心,而是視知覺不統(tǒng)一造成的,即眼睛和記憶力不能同步,從而影響書寫和正確記憶。此外,視覺的辨析力和視覺寬度不足,也容易出現(xiàn)這種情況。“進補”方案: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盯點訓練”,以提高孩子的視知覺能力。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下,在不眨眼的情況下,兩人眼睛對視30秒(或數(shù)30下),對視的過程中,孩子一邊盯著家長一邊數(shù)數(shù)。這樣,慢慢的,孩子的視力和記憶力就能統(tǒng)合起來,同時還能提高注意力。此外,還可以每天抽出30秒時間,讓孩子不停地左右轉動眼球(可以輪流盯住房間的四個角)。這樣,可以提高雙眼的追蹤速度、視覺辨析力和寬度。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