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28 15:38:58
導讀:從語言的發(fā)展、創(chuàng)意的表達、生活自理的能力、情緒的抒發(fā),來解讀圖畫書可不可以啟發(fā)孩子智慧的問題,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圖畫書特有的表現方式,讓識字有限、又生活經驗不夠的小小孩,能夠從具體的圖像中,快速理解事物;而且,也因為透過圖畫書,讓幼兒跨入了更寬廣的生活領域,也認識了各種形形色色的事物。幼兒的生活經驗不多,卻可以經由圖畫書里具體而接近真實事物的圖像,做間接的體驗資深圖畫書作者曹俊彥說。并且,由于在圖畫書里,畫與畫之間的銜接,并不同于卡通或漫畫那么緊湊、連續(xù)、完整,而是留下一大片的空間,讓孩子可以在其中悠游自在的想像;因此,圖畫書里新奇、豐富、活潑的內容,便對幼兒產生相當大的吸引力了。圖畫書真能啟發(fā)孩子智慧?
圖畫書是不是真的啟發(fā)孩子智慧,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的角度解讀。
1、研究者長期觀察與測量發(fā)現:孩子的詞匯量,和母親每天跟他說話的量有著密切關系;而說故事就是說話的一種方式。因為,當我們?yōu)楹⒆诱f故事同時,就是在幫他累積字匯經驗;除此,孩子還會透過動作、表情、凝視、與音調來詮釋每句話的情境。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不是多話的人,更別提是說故事高手。但其實,說故事就像聊天,說什么都好;即使沒有語法,沒有直接語意的線索,孩子也可以在溝通中藉由看動作、看說者意向,尋得學習的線索。
2、當我們帶著孩子一同欣賞圖畫書里豐富生動的視覺圖像與活潑有趣的劇情發(fā)展時,不但可以趁機啟發(fā)孩子的美感,而且也能培養(yǎng)孩子能在故事情節(jié)中,盡情發(fā)揮獨有的想像與創(chuàng)作能力。就如前文所說,圖畫書不同于卡通或漫畫,就是保有很大的空白,讓孩子能從不同的角度,做自由的想象。
3、0~3歲的孩子,在短短的三年間,要從一個完全依賴成人照顧的嬰兒,長成一個會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游戲、自己刷牙、要自己做很多事的小小孩。而在這之中所要面對的挑戰(zhàn)及挫折的心情,是很需要被認同的。所以,讓孩子藉由與圖畫書主角相同的經驗,產生對自己的認同與喜愛,就會有更多的勇氣嘗試更多的新鮮事,進而便能培養(yǎng)出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技能。
4、在跟孩子分享故事的同時,并不只有內容的傳達,書中的情緒、個人的情緒,也同時被釋放了。尤其,透過親子共讀的互動,更能讓孩子慢慢的發(fā)展出了解和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而這對未來在人際的和諧相處上,將會有更健康的態(tài)度。
所以,從語言的發(fā)展、創(chuàng)意的表達、生活自理的能力、情緒的抒發(fā),來解讀圖畫書可不可以啟發(fā)孩子智慧的問題,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