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網(wǎng) 2009-07-19 18:40:32
在“兒童之家”,一個孩子正用字母玩具拼字。這時,意大利皇后來到了他面前,要求他拼出“意大利萬歲”這幾個字。但這個孩子竟然好像沒聽到皇后的話一樣,仍然很平靜地忙活自己手中的工作,重復將字母拿走又放回原處的做法。
當時,老師們都希望孩子能尊重皇后的要求,希望他暫時停下手頭的工作,去執(zhí)行她的命令。然而,孩子并沒因為她是皇后就立刻響應(yīng)?墒沁^了一段時間,奇跡發(fā)生了!只見孩子在完成手中的事情后,把字母玩具放回紙盒,然后從容地拿出字母拼寫出了 “意大利萬歲”這幾個字。此時,這個小家伙只有3歲多。但事實上,小家伙在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感,以及對周圍環(huán)境的自信上,已經(jīng)是個小大人了!
事實正是如此,孩子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無能,他們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動和情感,可以做出許多超出我們意料的事情。然而,像案例中這樣幸運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大多數(shù)孩子的潛能都沒有得到挖掘,他們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動和情感,也不具備一些出乎意料的能力,他們一直處于大人的控制和壓制之下。作為大人的我們,不僅一直在低估他們,而且還隨時準備給予他們打擊和壓制。孩子的自卑感就是這樣來的。在大人的陰影下,他們感覺自己一事無成。
經(jīng)過長時間的觀察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父母在對孩子成長中取得的進步雖然表示喜愛,但與此同時也總是表現(xiàn)不信任。他們不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正如上面案例中那個皇后不相信小孩能拼寫出“意大利萬歲”這幾個字一樣。比如一個家長看見孩子端著一杯水,就會擔心孩子被燙著或者杯子被摔破,然后狠心地從孩子手里奪走杯子。這時候,孩子心中無疑會有一種挫折感,他會認為自己是個無能的人。他相信自己在大人眼里,連一個杯子都不如。
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想法,不僅要承認孩子的能力,更要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鍛煉自己,并且還應(yīng)鼓勵孩子使用更合理的方式去做。不能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比如看到孩子做游戲,就粗暴地打斷他;人為地給孩子制訂一個活動計劃,當?shù)搅松⒉降臅r間,就不由分說地強行拉出孩子去散步,也不管孩子是否同意。
孩子并不是大人的影子,他們有自己的做事原則和風格,作為大人一定要尊重他們的意愿。當大人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像一頭莽撞的野牛一樣闖入孩子的生活時,就會大大損害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突然打斷另一個人的談話之際,就要說聲“對不起”或者“希望你不介意”之類的話。然而打斷孩子的工作時,我們卻感覺理所當然,一點都不感到內(nèi)疚。這很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自己沒有地位,不受尊重,是沒有價值的,自己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服從,無條件地服從大人。
一個人自卑的最大根源是他相信自己沒有能力做某些事情。如果一個殘疾的人必須跟一個完全健康的人賽跑,他一定不會希望進行這場比賽。一個普通人也不會愿意跟職業(yè)拳擊手對決。因為在比賽之前,已經(jīng)有一種不能獲勝的感覺使他喪失了比賽的勇氣和信心。由于成人不斷的輕視,使孩子感到自己軟弱,從而壓抑了孩子的行動欲望。“你不能做那件事,即使只是嘗試一下對你也毫無意義。”或者“你這個傻瓜,你在做什么呢?你難道不知道你不能做那件事嗎?”這樣的語言不僅阻礙了孩子的工作,打斷了他行為的連續(xù)性,而且還是對孩子的一種侮辱。
如果父母總是責備孩子沒有勇氣去做某件事,就應(yīng)該在自己身上檢討了,因為也許正是他們的某句不經(jīng)意的話影響了孩子。他們對孩子所做的許多行為都破壞了孩子自我的成長,讓孩子的內(nèi)心開始萌發(fā)自卑感的幼芽,他們開始相信自己是笨拙和無能的,自卑感就這樣逐漸長成了參天大樹。此時,這個孩子就會陷入冷漠和恐懼之中,自卑感無處不在。這種障礙可能深深地扎根在他心中,使他覺得自己永遠是無能的或比別人差。自卑感還會導致更多痛苦:膽怯、遲疑不定、面臨困難退縮、經(jīng)常流淚、絕望等等。
與之相反,如果孩子能夠受到父母的鼓勵和贊許,那他就會感覺自己就是自己行為的主人。他的心中沒有自卑感,敢于嘗試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動,幾乎每天都充滿激情地做著手中的工作,發(fā)展著自己雖然稚嫩卻生機勃勃的心智。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對自己的行為有把握,并充滿自信。即使父母和老師不在身邊,他們也一樣忙活著自己手中的工作,讓內(nèi)在的完美個性得以充分表現(xiàn)。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