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7 12:56:36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系統(tǒng)集聲音、圖像、視頻和文字等媒體為一體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系統(tǒng),它利用多媒體的表現力、參與性、重視力和受控性強的特點,既能達到傳授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又能實現因材施教和個別化教學的目的。它與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有機結合,往往起到優(yōu)化幼兒學習心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是其它教學手段所無法與之媲美、而又望塵莫及的。
一、調動多種感官,優(yōu)化學習心理,激發(fā)學習興趣。
現代認知心理表明:一幅形象的畫面,一組動聽的聲音,一段生動的場景,往往可以誘發(fā)認知內驅力,使幼兒對自己的認知對象產生強烈的熱情。CAI正是如此,如:中班科學《養(yǎng)雞樂》,我們以色彩艷麗、形象生動的蛋的孵化、小雞的生長、雞的一家等畫面,言簡意賅、富有童趣的解說,“小小蛋兒把門開”等悅耳動聽的音樂,親切柔和的贊揚等,向幼兒栩栩如生地展示了“蛋—孵蛋—雞寶貝—大雞——蛋”這一雞的循環(huán)生長過程,促使幼兒對該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熟悉與陌生”是一對心理矛盾,制約著幼兒注意時的興趣。唯有古人所說的“生熟相濟”,才有利于保持幼兒的興趣。CAI所展示的形象,是經過教師加工的一種“熟悉的陌生形象”,使幼兒感到“似曾相識”,又“難道其詳”,無疑有利于保持幼兒的興趣。如上述例子中的雞是幼兒所熟悉的,但它的孵蛋行為幼兒卻似曾相識,因而也就使幼兒產生探究的興趣,最終明白母雞孵蛋后,蛋寶寶破殼而出,小雞在工作人員或是雞媽媽的細心照料下才一天天長大,長大后的小雞慢慢的也開始會下蛋。而最初雞寶貝是怎樣在蛋殼里睡覺,又是怎樣啄破殼、怎樣伸出嘴、怎樣從蛋殼里搖搖晃晃的走出來的呢?這些對孩子們充滿了極大的誘惑和興趣,CAI圖像集聲、象、視頻等于一身,通過形象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識生動化,具體化,形象化,易于孩子們接受和理解,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而同時正是由于孩子們有了興趣,才能較多地獲得學習上的成功,而學習上的成功,又反過來強化了學習的興趣,使幼兒產生了更高漲的學習情緒,從而帶來了對學習內容的更大的關注,于是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二、運用仿真模擬,突破重點難點,優(yōu)化學習過程。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許多常識、科學現象,憑借傳統(tǒng)教具演示,孩子很難理解,但憑借CAI的仿真模擬功能,問題便迎刃而解。CAI利用圖形演示可以使許多抽象和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把復雜的事物簡化,把時間的過程縮短,把空間的距離變近,把微觀的事物放大,把宏觀的事物縮小。教學過程中不但能給出結論,還能演示變化的過程,使那些原來需要教師費盡口舌,花費許多時間仍然講不清楚的知識變得一目了然。比如,大班科學活動《人的生長及種類》,教師講起來很困難,幼兒聽起來也很吃力。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就可讓計算機模擬人一生不同時期的形態(tài)和動作,關鍵之處可以調整畫面大小和演示速度,使困難問題頓時變得容易起來,讓幼兒輕松地了解到人的一生,并通過觀察不同膚色、不同性別的人,了解到男女及中國人和外國人的不同。另外,利用計算機還可以模擬許多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宏觀或微觀上的結構和變化過程,真正實現心理學家布魯納說的,任何高深的科學知識,可以利用合適的結構傳授給任何年齡的孩子的論斷。
三、挖掘探究素材,啟迪創(chuàng)新思維,完善學習能力。
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之一。運用CAI挖掘探究素材,就是啟發(fā)幼兒在學習中發(fā)現某種需要和矛盾,從而進行大膽假設,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步驟和措施,使問題獲得解決或滿足某種需要。在實踐中,我們運用CAI將教材中富有挑戰(zhàn)性和探究性的問題揭示出來,使幼兒置身其中,鼓勵他們多觀察,多思考,并設想出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辦法。如:中班科學《傘》,我們通過CAI呈現傘發(fā)展、改革過程,使幼兒看到傘的種類有許多許多種:油紙傘、布傘、竹子傘、樹葉傘等等,而傘的演變是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和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傘的制作工藝也進一步提高,材料的選擇、色彩的運用、功能的具備,也是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些抽象的知識真實生動的的展現在幼兒面前。孩子們很受啟發(fā),提出了許多自己的大膽建議,充分發(fā)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性思維能力:防風雨傘、防滴水傘、多功能傘等應運而生。
四、注重反饋評價,促使學得其所,提高學習效果。
在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時,幼兒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與計算機的交流和對話中完成的。在學習時或學習結束后,計算機內部可以存貯每個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將幼兒學習質量的測評和教師的教學管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特別是在多媒體程序教學中,幼兒可以自己挑選學習內容和進度,自己獲取反饋信息,自己摸索學習方法,取得學習經驗。這就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接受知識的被動地位,讓幼兒自主學習、充分學習和有效學習。它將“學習→反饋、調節(jié)→再學習時成功”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到幼兒的學習過程中去,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嘗試學習”“嘗試成功”的機會,有效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能力與效果。
其中,CAI給幼兒的鼓勵性評價,更是培養(yǎng)了幼兒的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它對幼兒的評價客觀、真實、公正、及時、鼓勵性強,消除了成人評價中的不利方面。CAI的鼓勵性評價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物質獎勵,比如以蘋果、蘿卜或鉛筆、紅花作為獎品,有時還以小動物哭笑為獎勵手段;二是語言獎勵,如天才兒童、高才生、你真棒、加油、別灰心等等;三是定量評價,通過計時、打分進行。這些對幼兒的評價形式,真正體現了幼兒教育里面的另一個重要原則----“尊重幼兒”。如電腦在孩子出現判斷錯誤時,總是以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比如“給一個爛蘋果”、“小兔子哇哇大哭”等)告訴孩子:“你錯了!”孩子們每當發(fā)現自己的錯誤,它首先感覺到的不是沮喪,而是挺好玩,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自尊心,避免傳統(tǒng)教學當中由于人為的因素在孩子不聽話或回答不了問題時那種粗暴的語言所造成對孩子人格的傷害。在大班科學《認識時鐘》,我們以小博士的評價“你真棒”“加油”的形式來判斷幼兒的認識是否有誤,整個活動有聲有色,情景交融,個個投入,樂趣無窮。這些富有生氣的、活潑生動的獎勵形式,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的激發(fā)了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孩子們那種互幫互助、共同探索科學知識的場面更是令人欣慰!
計算機輔助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是一個富有現代氣息的教育手段,它符合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站主要地位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便于幼兒掌握和理解演示內容;它也充分給予了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幼兒在與外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為此,我們應該開發(fā)計算機的輔助教學的作用,取其精華為我所用,更好的服務于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