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3 20:36:57
導讀:虛火牙痛,牙痛隱隱,牙齦微紅腫,牙齒浮動,咬物無力,或兼見頭暈眼花,腰酸腿痛,口于不欲飲。舌紅嫩,脈細數。
方1
【組成】輕粉、大蒜各適量。
【用法】共搗爛如泥,敷于陽溪穴,左側牙痛,敷于左邊,右側牙痛,敷于右邊,外用膠布固定,至泡出為度。
【主治】風熱牙痛,證見牙齒疼痛,呈陣發(fā)性,遇風發(fā)作,患處得冷則痛減,受熱則痛增,牙齦紅腫,口渴喜飲,舌紅,脈浮數。
【說明】敷藥起泡后,須用75%酒精消毒皮膚,再用消毒針刺破,涂以紫藥水以防感染。陽溪穴位于腕背橫紋橈側端,取穴時翹拇指,在凹陷中即是。
方2
【組成】生姜、連須蔥白、艾葉、食鹽各18克,花椒15克,黑豆30克。
【用法】水煎去渣,嗽口。
【主治】虛火牙痛,牙痛隱隱,牙齦微紅腫。
方3
【組成】鮮紫皮蒜1頭。
【用法】搗泥貼雙手合谷穴上,固定40分鐘,以皮膚不起泡為度。
【主治】牙痛。
【說明】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間,拇、食指并攏時,肌肉隆起最高點。
方4
【組成】大蒜。
【用法】燒熱揩牙。
【主治】胃火及蟲牙腫痛。
方5
【組成】竹葉300克、生姜120克、白鹽180克。
【用法】先將竹葉煎出濃汁,再將生姜搗爛取汁同熬濾渣,入鹽再熬干,貯瓶備用,同時取藥未搽于痛處。
【主治】胃火牙痛,證見牙痛劇烈,牙齦紅腫,連及腮頰,頭痛,口渴引飲,大便秘結,苔黃厚,脈洪數。
方6
【組成】大蒜1瓣、生地黃6克。
【用法】大蒜煨熟與生地黃共搗爛,布裹置于痛處,咬之,勿咽汁,汁出吐之。
【主治】虛火牙痛,牙痛隱隱,牙齦微紅腫,牙齒浮動,咬物無力,或兼見頭暈眼花,腰酸腿痛,口于不欲飲。舌紅嫩,脈細數。
方7
【組成】茶葉3克、陳醋1杯。
【用法】開水沖泡茶葉5分鐘,濾出茶葉,以茶汁加醋服,每日飲3次。
【主治】牙痛。
方8
【組成】陳茶葉6克,食鹽1克。
【用法】水煎服,另以大蒜搗敷合谷穴。
【主治】牙痛。
【說明】合谷穴位置見方3。
方9
【組成】砒霜、黃丹各0.3克,青蔥1根。
【用法】先取砒霜研細,入青蔥內,輕輕扎定,次入稈草內,如縛粽子樣,以草火燒透,取砒如金色一挺子,與黃丹同研勻細。每用時以燈心草點藥少許入于耳內,左側痛入左耳,右側痛入右耳。
【主治】一切牙痛不可忍者。
方10
【組成】綠茶適量。
【用法】咀嚼。
【主治】牙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