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8 21:18:31
兒童的語言運用是指兒童在學習和獲得語言的過程中不斷操作和使用語言進行交流的現(xiàn)象。兒童在交往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語言運用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兒童如何運用適當?shù)恼Z言形式表達自己的交往傾向,如何運用恰當?shù)牟呗蚤_展與他人的交談,如何根據(jù)不同情境的需要運用適當?shù)姆绞浇M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前兒童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發(fā)展的。在幼兒園里,幼兒語言交際能力的習得與發(fā)展主要通過兩類活動得以實現(xiàn):一方面是在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中,讓幼兒學習在不同的語言情境里如何運用相應的語言交流方式來與人交往;另一方面是在日常的語言教育活動中利用幼兒生活中真正、真實而豐富的語言教育環(huán)境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各種各樣的人交往、操練,擴展其語言經(jīng)驗。
在以往的語言教育中,教師的關注點基本集中在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中。這樣做的結果是:我們關注了每周不超過兩小時的語言教育活動而輕視了對幼兒來說每天每時都會存在的學習運用語言的機會,這與新的語言教學觀是相違背的。
那么,日常語言教育活動對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有著怎樣的影響?如何恰當有效的利用日常語言教育活動提高幼兒語用能力?本文將就這一問題做粗淺探悉。
一、日常語言教育活動的含義與特征
幼兒園日常語言教育活動是與專門語言教育活動相對的、非正規(guī)的語言教育活動,它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包括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玩一玩等多種形式。它與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寬松性
《綱要》認為“發(fā)展語言的關鍵”不是讓幼兒強記大量的詞匯,而是要引導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在幼兒園里,我們常?梢钥吹竭@樣的現(xiàn)象:當我們的孩子在集體活動中積極舉手要求發(fā)言,由于幼兒人數(shù)較多,相當一部分孩子說話的愿望難以得到滿足,在課堂紀律的約束下,孩子成為被動的“交往者”,不能暢所欲言;另外,集體活動具有明確的活動目標,教師出于達到“教育目標”的目的,而不得不要求孩子“說完整”、“說對”、“發(fā)音準確”等等,孩子的交往愿望在這樣的過程中受到挫傷。而日常語言教育活動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不要求幼兒達到統(tǒng)一預定的水平,是隱蔽性的教育活動,幼兒得以在“無壓力”、“無拘束”的自然情境下“敢說、想說”。并且在日常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不再充當“教育者”的角色,而是以“同伴”的身份出現(xiàn),能夠耐心傾聽幼兒的每一句話,可以不管他們的問題有沒有價值,他講得完不完整、對不對,使每個幼兒都有表達的機會。
2、針對性
與正規(guī)語言教育活動相比,非正規(guī)語言教育活動更能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在正規(guī)的教育活動中少言寡語,可是在自由交談時教師卻發(fā)現(xiàn)他們言語流利、表達準確。因此,在日常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有利于了解每個兒童語言發(fā)展的真實狀況;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為兒童提供更多運用語言進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尤其對那些在理解能力、用詞及表達方式上存在問題的弱勢幼兒,教師能特別給予關注和幫助。
3、隨機性
幼兒一日生活中隨時隨地會發(fā)生各類事件,有很多是幼兒感興趣的,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樂意去交談和探討,教師可以在一日生活中隨時關注幼兒活動,捕捉幼兒的興奮點,隨機滲透語言教育,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使得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在真實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得到發(fā)展與提高。
二、注重在日常語言教育活動中提高幼兒語言運用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