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6 11:39:18
一、設計思考
我國從遠古至今流傳著多種多樣的民族樂器,如:吹奏樂器(笛子等)、打擊樂器(大鼓等)、彈撥樂器(琵琶等)、拉弦樂器(二胡等)。如今,隨著人們對民間文化的重視,更多的民族樂器被人們挖掘和運用,使演奏形式有了新的突破,推動了民間音樂的進一步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
在幼兒園組織的參觀、欣賞等活動中,幼兒對民族樂器的表演產生了好奇心,提出了許多問題。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以及對有關內容的探索愿望造就了《民族樂器》的主題活動。在實施過程中,通過調查、交流、討論等活動方式,幫助幼兒建構有關民族樂器的知識、經驗,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其主動探索的學習意識。在欣賞、交流的過程中,增強幼兒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了解各種樂器演奏的代表作。在合作表演的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及與同伴合作、協(xié)商等積極的情感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二、主題活動總目標
1.喜歡參加《民族樂器》的主題活動,激發(fā)對民族樂器的興趣,感受中國民族樂器的豐富和獨特。
2.嘗試運用調查、交流、討論等活動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樂意與老師、同伴交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在欣賞、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各種民族樂器不同的音色及演奏方式,重點認識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民族樂器,了解用這些樂器演奏的代表作。
4.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安靜地傾聽和觀看民族樂器的表演并愛惜民族樂器。
5.樂意與同伴相互協(xié)商分配,在音樂伴奏下能專注地進行合作模仿演奏,體驗共同表演的樂趣,獲得成功感。
三、主題活動經驗網(略)
四、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序號
活動名稱
主要涉及領域
組織形式
l
欣賞歌曲《阿拉穆罕》
藝術
分組
2
參觀民族樂器展
藝術、社會
集體
3
我知道的民族樂器
語言、社會
集體
4
民樂欣賞
藝術
集體
5
欣賞弦樂器——二胡
藝術
集體
6
欣賞打擊樂器——鼓
藝術
分組
7
民樂演奏大舞臺
藝術
分組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活動一:欣賞歌曲《阿拉穆罕》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欣賞女子十二樂坊的表演,初步認識各種民族樂器。
2.模仿女子十二樂坊的表演,學做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
3.對中國民族樂器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女子十二樂坊的《阿拉穆罕》光碟。
2.各種民族樂器的替代品(羽毛球拍、木棍、玩具高爾夫球棒等)。
活動過程:
1.欣賞女子十二樂坊的《阿拉穆罕》,激發(fā)活動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了什么?她們演奏的是什么樂器?
2.再次欣賞,了解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并模仿表演。
★指導語:××樂器是怎么演奏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分別模仿二胡、琵琶、笛子、揚琴等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
3.運用各種樂器的替代品進行表演。
(1)討論各種樂器的替代品。
(2)根據自己意愿選擇替代品,跟著音樂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進行表演。
活動二:參觀民族樂器展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民族樂器展,感受中國民族樂器的豐富和獨特。
2.對民族樂器感興趣,在參觀活動中能大膽地與有關工作人員、老師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建議:
1.事先與幼兒共同討論有關民族樂器的問題及調查內容。
2.與民俗博物館民族樂器展廳聯系好參觀事宜(了解幼兒的問題、進行適當的介紹、部分樂器演奏等)。
活動三:我知道的民族樂器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欣賞等活動,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發(fā)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2.能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參觀、調查的內容,體驗分享經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
2.各種民族樂器演奏的錄像。
活動過程:
1.交流自己參觀、調查的內容,體驗分享經驗的樂趣。
★指導語:你知道哪些民族樂器?它是什么樣的?
2.初步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的特征及演奏方法,激發(fā)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1)觀察并了解二胡、琵琶、大鼓、笛子等常見民族樂器的特征。
★指導語:我們來看看××樂器,它上面有些什么?有什么作用?(逐一出示各種樂器進行觀察。)
(2)欣賞各種民族樂器演奏的錄像,了解不同的演奏方法。
★指導語:這些樂器是怎樣演奏的呢?(個別幼兒操作樂器演示,全班幼兒徒手模仿。)
3.觀看錄像中演員的表演,按意愿模仿各種樂器進行演奏,激發(fā)對民族樂器的興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