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5 21:41:20
廈門市同安區(qū)新民中心幼兒園 張素治
在幼兒園里經?梢钥吹,三四歲的孩子開始喜歡與人交往,但有的孩子能很成功地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孩子卻不受歡迎。不能同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往往是缺乏社會交往的技巧,F(xiàn)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與同齡伙伴交往的機會也在減少,由于缺乏社會鍛煉,許多孩子往往不會與他人交往。因此在幼兒與人交往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以身作則,建立威信
幼兒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正在逐步形成,教師應對他們提出了各種要求,教他們“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等。在家中,父母是他們心中的權威,他們的言行都受到父母的關懷和指導,入園以后他們的行為又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指導,家長和教師在幼兒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尤其是教師。因此,家長與教師言行對孩子的態(tài)度及自身素質,都對幼兒心理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我們對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時,應該對自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如幼兒在園進餐時,要求幼兒保持安靜,如果教師大聲與人交談,幼兒也會邊吃邊聊,影響進餐。如幼兒進餐時,我首先做到拿東西輕拿輕放,與幼兒交流時盡量使用手勢、表情來暗示、鼓勵,與幼兒達到一種默契,注意創(chuàng)造一種安靜的氣氛,幼兒專心愉快地進餐。
二、關愛幼兒,平等對待
幼兒年齡小,他們的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顧和愛護,他們的情感需要得到成人的關注,我們應把全部的愛傾注在孩子身上,讓他們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我們與幼兒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應尊重幼兒的人格,與幼兒平等相處,對幼兒提出要求時少用命令,多與孩子商量,讓孩子感到被成人充分尊重,從而輕松愉快地和我們交往。作為教師還應無私、公正、無選擇地愛每一個孩子,應一視同仁、耐心教育,這是教師取得成功的關鍵。如幼兒入園時,教師笑臉相迎,特別對膽子小、性格內向或有缺陷的幼兒,應倍加疼愛,以和藹可親的眼神、微笑,輕輕地撫摸、點頭、擁抱、親吻等方式來迎接。在要求小朋友整理玩具時,我沒有命令他們,而是以請求口吻:“你們愿意幫助我嗎?”他們總是搶著“幫助”。
三、感情交流,以誠相待
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要善于抓住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給孩子良好的、不可抗拒的影響,首先應創(chuàng)造感情交流的環(huán)境,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真誠。我總對小朋友說“我是你們的朋友,非常愿意和你們交朋友,有困難我愿意和你們分擔,有歡樂來和我一起分享吧!”所以,我常和他們聊家常,輕松愉快的氣氛讓孩子們對我有說不完的話。其次,我們還應學會傾聽,傾聽時要專注,并直接、迅速地對幼兒的需要、愿望等發(fā)出的信息做出反應,努力使自己的反應適合孩子的特點和需要。另外,還應提供給幼兒各種不同的交流機會,特別對個性較強、較內向的孩子應主動與其進行個別交流,互相傾訴心理話。作為家長,要常與孩子交心談心,一起分擔憂愁、喜悅,能增進感情,促進彼此間友好相處。
四、批評適當
講究藝術批評是家長、教師常用的一種教育手段,能否準確把握孩子心理基礎、講究批評藝術,結果是大不相同的。孩子犯錯時,我們要接受、理解他們的各種行為(如搶玩具、打人、撒謊等),要杜絕一些不正確的行為,如冷落、笑話他們、對他們吼叫,可用不滿的眼神、臉部表情或搖頭,用簡短的語言“這樣做不對”“你太不應該了”“真可惜”等來批評幼兒的不良行為。還可采取個別交流、集體談話,讓幼兒明白道理,知道錯在哪、應怎樣做,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如“假如別人打你,你會覺得怎么樣?”要保護幼兒的自尊心,把握分寸。
五、教孩子社交技巧:
。1)告訴孩子可以被接受的交往方式。鼓勵孩子說:“我跟你玩好不好?”“我們一起做游戲好嗎?”,讓他知道這是與人接近,開始交往的一種方法,大家都喜歡有禮貌的孩子,不喜歡粗魯?shù)暮⒆印?/p>
。2)告訴孩子不可侵犯他人的自由。教育孩子不可亂拿或搶別人的東西,要用別人的玩具應先征得別人同意。平常在教師與孩子之間也應相互尊重,教師不過分干涉孩子的游戲,讓孩子習慣于尊重別人也被人尊重。
(3)鼓勵孩子加入團體。教師應鼓勵孩子與小朋友交往,有點小矛盾讓其自己解決,孩子的社交能力將在無形中增強。
。4)經常贊美孩子,也教孩子贊美別人。孩子如能說出“你真棒啊”。“好漂亮哦”等贊美別人的話,就能贏得不少友誼。
幼兒相處最多的是家長和教師,在這相處過程中,因年齡小,往往處于被動狀態(tài)。幼兒會“察言觀色”,他們根據(jù)家長和教師的主動狀態(tài)來調整、約束自己的行為。因此教師在幼兒入園時應及時教給幼兒與人交往的技巧,以便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習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