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5 19:58:08
民間美術具有特殊的審美情趣和魅力,它率直、不拘一格的質樸特性與兒童在藝術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傾向有相通之處?梢哉f,民間美術與幼兒美術有其內在的共同特性,所以,對幼兒進行民間美術欣賞活動是可行的。在實施過程中,我是從下幾個方面著手的。
1.收集活動--練就捕捉美的能力
為了使欣賞材料適合幼兒的欣賞水平,我們常常留意有關信息,收集有關書
籍、影視碟片、電腦光盤,及時收看并錄制反映民俗題材的電視節(jié)目,以備使用。至于實物,更是處處留意收集,歸類收藏。民間美術有較強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許多作品大多散落在民間?紤]到幼兒家長來自四面八方,生活的地區(qū)不同,接觸的鄉(xiāng)土文化不同,我們常常發(fā)動家長、幼兒收集相關圖片、實物,并布置相應的活動區(qū)域,讓幼兒隨時摸、看、玩,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敏銳的捕捉能力。
參觀博物館是擴大眼界、提高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它使孩子們對富有創(chuàng)意的藝術品充滿敬意,體會到民間美術具有審美與實用雙重功能的特征。我們還有意識地把有關內容錄制下來,回園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使欣賞活動更有效地進行。
2.環(huán)境布置--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根據課題創(chuàng)設濃郁的民間藝術氛圍,形成良好的民間美術欣賞環(huán)境非常重
要,它能使幼兒接受潛移默化的熏陶,加強美的視覺感受,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發(fā)幼兒對美的向往。例如,我們模仿民間過年的習俗,在活動室門上貼上生肖題材的剪紙作品,掛上紅燈籠,在墻上張貼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剪紙、染紙作品等,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地感受熱鬧、歡快的節(jié)日氣氛,獲得有關民間藝術形式的審美經驗。
3.教學活動--培養(yǎng)發(fā)現美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積極參與來感受、發(fā)現民間美術作品的形
式美和內容美。
在“欣賞布老虎”活動中,我們首先將各色各樣的布老虎呈現在孩子們面前,讓他們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之后,再提出“你看到了什么”“布老虎是什么樣的”等問題,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觀察力、藝術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接著,我們積極引導幼兒討論布老虎的色彩、造型、動態(tài)及制作材料等,如啟發(fā)幼兒討論布老虎的色彩、造型、動態(tài)及制作材料等,如啟發(fā)幼兒思考“布老虎有哪些顏色,它們是怎樣搭配的”“布老虎的身上有什么圖案”等問題,感受民間美術作品大膽、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了解對比色的裝飾性,圖案的對稱性等特點。此外,我們還提出“布老虎有哪些動態(tài)”等問題,讓幼兒通過觀察分析,感受老虎勇猛威武的形態(tài)特征。由于歷史的沉淀,每一件民間藝術品都有豐富的含義,或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寄托對朋友、親人的衷心祝愿,等等,如戴上老虎帽的意義是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樣健壯、勇敢。在活動中,我們設計了“布老虎與真老虎有什么不同”“人們?yōu)槭裁匆霾祭匣?rdquo;等問題,讓幼兒思考作品背后的社會意義,從而提高其審美活動的質量。最后我們請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說說是否喜歡布老虎。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引導孩子避免用簡單的“是”或“否”來判斷,也不要引導孩子異口同聲地說“喜歡”等語句,而應鼓勵孩子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提高孩子的價值判斷水平和審美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