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05 19:17:15
美術作為幼兒自我表達的手段,它能讓孩子在不段的操作和運用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美術活動中,我已開發(fā)孩子圖形智商,美術語言為目的,注重形象性、趣味性,運用畫圖軟件、說兒歌、看動畫、情景、游戲、觀察、猜謎語、對話的方法,不斷提高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效果,讓孩子孩子盡情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又運用手中的畫筆,畫其所見、畫其所思、畫其所愛。經(jīng)過實踐,總結歸納以下幾種幾種提高幼兒美術教學活動效能的策略:
一、畫圖軟件──動靜互動
前蘇聯(lián)專家烏申斯基認為,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受思維的”繪圖軟件正是以聲、像、色、形等多種全新大強面刺激手段,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因此我選取了金山畫王和娃娃丫丫美術篇的繪圖軟件,小不點學畫畫等幾個專門用孩子在電腦上進行操作的繪圖軟件,如,當孩子通過多媒體課件欣賞完米羅的人頭鳥石子后,孩子就可以運用娃娃丫丫變臉的軟件進行夸張與變形的創(chuàng)作,自由點擊進行創(chuàng)作,在妙趣橫生的與畫圖軟件聲色并茂、動靜結合的互動之下,形象的展現(xiàn)在孩子的面前,孩子的表情是那樣的愉悅,創(chuàng)造之花在點擊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興趣表達著,獲得了最大的滿足。
二、兒歌教學──形象吸引
兒歌有韻律,有節(jié)奏,讀起來朗朗上口,又入耳動聽,深受幼兒地喜愛。我運用洪恩寶寶學畫畫中說兒歌地方法,既形象有生動,如:畫猴子,會出現(xiàn)一只魔筆在畫板邊朗讀兒歌邊畫畫“大月亮哭(頭),小月亮鬧(臉),月亮媽媽把它們抱(身體),眨眨眼(眼睛),笑一笑(嘴巴),跟著媽媽去睡覺(尾巴)”。在生動形象、直觀和諧地情境之下,把猴子的基本特證用兒歌的形式概括出來,孩子的頭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逐漸掌握了猴子的動態(tài)特征。
三、視聽教學──形象拓寬
孩子會畫猴子,如何使孩子更加的豐富畫面內(nèi)容,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猴子在干什么?接下來,我會讓孩子看有關猴子在干什么的動畫課件,讓孩子說說,豐富孩子的語言,瞧!這只猴子睜大眼睛在干什么呢?孩子觀察著、說著、想著,想像在創(chuàng)造得的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畫出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圖畫,正是栩栩如生,充滿童趣?梢妱赢嫷姆椒楹⒆犹峁┝饲逦、完整的視聽形象,充分幫助孩子認識動物的形體和特征;同時,又大大拓寬了審美的信息量,有效地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啟發(fā)孩子的想象力。
四、情景教學──創(chuàng)造展開
美術活動化為娓娓動聽的故事形式展開,是孩子一大愛好,把美術活動與講故事合起來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需要,它可以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節(jié),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吸引著孩子,而且這些故事對海孩子來說有一種不可替代的親和力,它是幼兒美術創(chuàng)造的源泉,孩子不僅沉浸在藝術殿堂里,更是沉浸在撲塑迷離之中。如:畫狐貍的時候,結合“狐假虎威”“小熊請客”的多媒體動畫,形象的情節(jié),啟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同時又豐富孩子的思維,諸如:“獅子與老鼠”“烏龜與大象”“烏鴉與狐貍”“螢火蟲”等等故是中活潑可愛的形象,他們會主動的將心中對畫面的感受用比表達出來。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幼兒不僅激起了美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同時為語言的發(fā)展提供了生動活潑的環(huán)境,增強了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
五、愉快教學──動力生成
游戲的方法就是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運用語言、美術工具和材料進行美術活動,席勒說過“游戲往往是藝術的,藝術往往是游戲的”。運用游戲的方法,讓孩子學中完,玩中學,例如:在畫《大家來玩呼拉圈》時,先在活前讓幼兒玩呼拉圈,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并讓孩子互相觀摩,在自然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孩子繪畫的興趣,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觀察生活──積累表象
觀擦在美術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從物體的形與色的空間方面讓幼兒看,引導他們一步步有目的有步驟去看去想,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積累大量的形象表象。如下雨后有許多的蝸牛,我就帶他們?nèi)ビ^察,并說說蝸牛在干什么?看看天上的云朵象什么?花卉顏色的變化以及風吹過來他們相互在說什么?在如,讓孩子畫電動自行車時,讓孩子回家仔細的觀察車頭、車身、車輪是什么形狀,有什么部位等,繪畫是在讓幼兒邊觀察邊將形象表現(xiàn),并讓孩子添加誰在騎?一路看到了什么?
七、謎語教學──誘發(fā)想象
謎語能生動、形象、有趣地描繪事物的特點、特征及用途等,最主要的是謎語能夠巧妙的把事物的名稱隱藏起來,這就激發(fā)幼兒開動腦筋,發(fā)揮其想象能力。比如:畫蜻蜓和小熊貓的時候,在沒有告訴幼兒所畫的內(nèi)容之前,先讓幼兒猜蜻蜓和小熊貓的謎語“小小飛機,大眼睛,兩只翅膀輕又輕,飛東飛西忙不停,消滅害蟲有本領”。“叫貓不是貓,眼被黑圈包,竹葉是糧食,珍貴又稀少”。老師說完這些謎語后,孩子們立刻被吸引住了,他們不假思索就猜出了謎底,而卻熊貓和蜻蜓的外形特征也深深地印在幼兒的腦海里,這樣孩子們學起來也特別地感興趣。
八、對話教學──相互討論
在美術活動中,利用幼兒作品、大師作品最為美術活動的起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與他們對話,可以使孩子感受作品中顏色、構圖、造型等,在相互討論中,大膽構思不同的圖案和色彩變化,又能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在蝸牛運動會活動中,除了讓孩子自日;顒又腥ビ^察蝸牛以外,利用孩子作品欣賞的方法,可以讓孩子說說畫面上的蝸牛是用了那幾種顏色打扮自己的家?這些蝸牛的家又是怎樣打扮的?蝸牛又在那兒進行比賽呢?孩子盡情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同時又相互補充,使得活動氛圍活躍,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九、想象教學──激活創(chuàng)新
想象在美術課中用得較多,往往能啟迪孩子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如在畫《想象畫---我會飛》時,我就請孩子慢慢地站在椅子上,伸出胳膊,閉上眼睛飛起來。在配上輕松的音樂,在樂曲聲中教師有表情地朗讀:“在藍藍的天空中,陽光燦爛,霎那間,我長出了一對翅膀,像小鳥一樣在空中飛起來了。飛過大橋,飛過草地,看到了家鄉(xiāng)的新面貌,有高樓大廈,有步行街,還有我們美麗的幼兒園。還有…”這時,學生的思維活躍,都急不可待地想表現(xiàn)自己。教師抓住學生的表現(xiàn)心理,鼓勵學生按順序接著發(fā)揮想象,說出自己飛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待多數(shù)學生一一說出自己豐富的想象后,教師讓學生慢慢地睜開眼睛,并讓孩子將剛才飛起來想象到的畫出來。想象的方法,既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孩子的想象力,又點明了課題,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
以上的方法為孩子提供了說話的源泉,孩子們的活動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始終處于積極的參與狀態(tài),只要我們巧妙的運用語言,幫助幼兒正確地表達思想,敘述事件,就能使幼兒表達能力得到不斷的充實、發(fā)展和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