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7-05 11:26:52
一、活動依據(jù):
◎陶行知先生創(chuàng)立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其實質是使教育與生活、教育與社會實際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活生生的學生。這一思想強調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生活的變化,理解生活的本質意義。教育源于生活,又要促進生活的發(fā)展,以生活為目標,幼兒園教育回歸生活課程,基于幼兒的直接經驗,是密切聯(lián)系幼兒自身生活、自然、社會、生活的課程。在幼兒園里創(chuàng)設一種平等民主朋友式的氛圍,讓孩子在與同伴、成人交往中,學會正確交往技法,并學會生活技能,從而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及自主探索的欲望、對生活的熱愛。
二、活動設計思路:
活動從孩子談話入手,感受春天的變化,如天氣變化,動植物變化及飲食的變化,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田野中的野菜與人們種菜的地方不一樣,從而引發(fā)孩子對田野里生長的野菜產生興趣,但他們對野菜的名稱、營養(yǎng)、作用及烹調方法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此活動旨在通過對野菜的觀察、認識、烹調、品嘗,讓幼兒了解野菜的營養(yǎng)價值和烹調的方法,增添生活情趣,養(yǎng)成愛吃野菜的習慣。體驗操作勞動的快樂,明白天然食物對身體有益。
三、說教材
《野菜品嘗會》是大班級部在大主題《我在春天的懷抱里》中的集科學、社會、健康領域的內容的探索型主題活動。選擇此活動的目的有以下四個:(1)通過活動讓孩子主動獲取知識,學會提問問題,主動去探索.(孩子還有半年就要升入小學,讓孩子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為入小學打下基礎.)(2)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進行大膽的嘗試,放手讓孩子去做,和孩子共同成長,(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勞動的快樂,學會與人交往、合作、分享(如商量、互相幫助、體會集體力量)(4)在活動中為提供自由協(xié)商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的選擇、計劃、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
確定活動的目標:
1、體驗自己動手烹調的愉快心情。
2、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分工、分享,會處理與同伴的關系。
3、知道一些野菜的烹調方法、樂意品嘗野菜。
重點:樂意品嘗野菜,知道一些野菜的烹調方法。
難點:在活動中會處理與同伴的關系,學會交往,合作。
四、說活動準備:
1、通過談話,激發(fā)幼兒對野菜的了解。
2、通過挖野菜活動,讓孩子認識一些常見的野菜,其意義并不是讓孩子挖多少野菜或單純認識野菜而是在挖野菜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大自然,鍛煉體質,體會勞動收獲的喜悅心情.
3、物質準備:(1)幼兒自己挖的野菜及買的野菜(2)各種調味品與餐具、洗菜筐、幼兒圍裙、菜板、面粉等。(3)創(chuàng)設廚房環(huán)境,擺放各種調味品,讓孩子隨意取放.
4、師幼共同查閱有關野菜的相應資料(名稱、生長特點、營養(yǎng)價值、烹飪方法)
五、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本次活動以幼兒生活中一次親自烹調的場景作為“學習”策略,使孩子身臨其境,入情入境的在活動中孩子親手摘、洗野菜、制作、烹調、商量、分工、合作,出現(xiàn)問題學會處理。真實生活再現(xiàn),教師以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
六、說學法
要引導幼兒健康發(fā)展,必須讓幼兒在自己選擇的有興趣的活動中去實踐、體驗、構建自己的精神生活要使幼兒處于自然正常的、自由的狀態(tài),需為他們自己選擇活動,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大班幼兒特點及本活動的要求,設計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回憶性談話:“我們挖的野菜”,引出課題,幼兒談談自己挖野菜的趣事及挖野菜的種類。
師:小朋友,我們上次外出挖了一些野菜,你能不能說一說在挖野菜過程中發(fā)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分析:
這個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幼兒回憶挖野菜的情景,從中獲得成功感,激發(fā)幼兒對自己勞動成果的珍惜,及對大自然親近,同時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并養(yǎng)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
2、集體交流“野菜可以怎么吃”,了解野菜的多種吃法。啟發(fā)幼兒談談野菜可以怎么吃。(活動前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了解野菜的吃法:如上網查詢、詢問家長、廚師,活動中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談談野菜的多種吃法。)
師:呀,我們一會兒就要開野菜品嘗會了,這次我們小朋友挖了這么多的野菜,也認識了野菜,那你吃過什么野菜,怎樣做的呀?你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野菜可以怎樣吃,一會兒我們就要做野菜了,快說說你們的做法吧。ㄟ@個環(huán)節(jié)是分組討論交流還是個別幼兒回答,一會請各位老師出出主意)
分析: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引導提取已有知識和交流整理認識的過程,通過討論野菜可以怎么吃。孩子相互可以了解掌握更多的烹調方法、知識。(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親自動手烹調做鋪墊)(以上兩環(huán)節(jié)因為時間關系是放在活動中還是放在活動前作為隱性活動,請老師們一會后給討論出主意)
3、自由結伴分組、選擇、商量烹調的方法。
師:那請你找六位小伙伴一個組,商量一下,想做什么菜,需要什么東西,然后你們自己分工,洗菜,切菜,做菜。(請配班老師主動介入活動,如:小朋友,老師也想?yún)⒓幽銈兊呐腼冃〗M可以嗎?教師和孩子一起商量廚具的擺放位置,給予必要的幫助并注意傾聽幼兒商量意見,了解商量結果:分工情況、烹調方法等)
分析:教師應充分相信孩子,讓幼兒自己做出決定,給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曾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4、幼兒分組制作烹調野菜(炒、拌、包餃子、湯等)。
準備:每組一份野菜.一套洗菜筐.菜板.爐具.餐具
(1)分類、洗菜、分工(2)切菜(3)在老師幫助下烹調
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自己進行分工合作,摘菜、洗菜,大班幼兒有一定合作意識,這時教師引導他們參加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yǎng)成對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學習初步得人際交往技能,從而對以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實踐。
5、品嘗不同烹調方法野菜味道。(把自己小組制作的野菜放到大餐桌上一份)小組自己品嘗、集體品嘗、請老師品嘗、請小班弟弟妹妹品嘗.
師:小朋友請你們先品嘗自己小組作的野菜,嘗嘗味道怎么樣,請把另一份放在大餐桌上,一會我們要開野菜品嘗會。(老師巡回了解、詢問孩子制作過程及味道怎么樣。)
分析:師幼在一個其樂融融的氣氛中體驗勞動和分享的快樂,通過勞動成果的分享,讓孩子知道心中有他人,學會分享。提高孩子的成功感,進一步增強自信心,會總結自己的勞動過程和結果。會進行自我評價,有利于下次勞動熱情、勞動技能的提高。
八.說預設效果:
除了以上兩個問題請老師們出了主意,對以下預設效果中的幾個問題也給予我?guī)椭。(預設效果在活動中有可能出現(xiàn),也可能不出現(xiàn))
(1)商量出現(xiàn)重復結果.教師如何引導做出其他烹調方法.
(2)如果在烹飪過程中出現(xiàn)不符合烹飪常規(guī)的現(xiàn)象,如:這種野菜不適合涼拌的,孩子要嘗試做,教師如何引導?
(3)在洗菜過程出現(xiàn)擁擠、衣服濕了怎么辦?
(4)品嘗中.有不愿意吃的怎么辦?
(5)出現(xiàn)不合作幼兒怎么辦?不愿參加這個小組不聽小組長分工?
九、說活動延伸:
a)回家在家長協(xié)助下嘗試野菜的其他烹調方法。
b)讓小班小弟弟、妹妹品嘗“我們的野菜”。
c)日常生活中,向幼兒介紹其他野菜烹調的方法。
d)有關野菜生長的科普畫報,圖書放在圖書角里豐富這方面知識。
(整個活動的場地布置,電源插座如何安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