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4 08:47:59
2、豐富感性經驗,注重美術活動前的體驗
在有的美術活動中,我們會以提高幼兒表現力為重點,不出示固定的教學范例,而是展示大量的豐富的實物圖片,或講給他們與內容有關的美的兒童文學作品,或通過電化教學等等手段來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經過體驗再進行美術活動,孩子們會把自己那豐富的想象力和急待表現的情感淋漓盡致的顯露出來。
例如繪畫:美麗的森林。我們在這之前就組織孩子們看了許多關于森林的記錄片和風光片,傾聽“維也納的森林圓舞曲”,收集大量的森林動物圖片展示在周圍,在前期積累了這大量的感性經驗之后,我們開始了集體大幅圖畫創(chuàng)作:美麗的森林。孩子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積極主動并能豐富想象,是一個快樂的美術活動。
。、從圖片范例轉至實物范例,注重孩子自身體驗
在這次探索中,我們對繪畫范例作了一定的改動,不再由老師畫圖片孩子照著畫。比如畫蘋果,在繪畫活動時出示實物蘋果,大家一起觀察,而每個孩子所處角度不同他觀察到的樣子會有所不同,每個孩子對蘋果的感受不同他突出的顏色也會不同。在繪畫的過程中,老師通過與孩子個體差異的交流啟發(fā)指導肯定,針對不同的幼兒會起到不同的作用,使重點移至體驗而不是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
。ㄈ┟佬g活動與其他教育資源相結合,提供自由表現機會。
美術創(chuàng)造不應只表現在一個活動或一個方面,應為幼兒提供大量可以自由表現的機會,讓幼兒通過創(chuàng)作來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充分發(fā)揮美術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
。、與家庭結合
我們與家長合作,經常請小朋友創(chuàng)作公德圖片,如:飯前便后請洗手、節(jié)約用水、請別掉飯粒等,回家貼在相應位置,家長要請孩子講講圖片內容,并遵守圖片的提示。
。、與社區(qū)結合
我們與社區(qū)、社會結合,大家一起創(chuàng)作海報、傳單,自己設計和制作,再復印多分到幼兒園附近的社區(qū)分發(fā),孩子們在美術創(chuàng)作的同時也體驗到一種社會責任感。
四、實驗結果與分析
實驗后,我們分別對實驗班和對比班的幼兒進行了測查,表格如下:
類型實驗班對比班差異
活動興趣97。51。5
美術創(chuàng)造力7。94。63。3
美的感受力7。24。13。1
自我探究力8。45。33。1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班和對比班幼兒在活動興趣、美術創(chuàng)造力、感受力及自我探究能力方面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實驗結束后,我們還舉行了一次制作飛機的玩具制作大賽,兩個班級的孩子制作的都很不錯,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差異,實驗班的孩子有創(chuàng)意的占百分之七十六,而對比班幼兒有創(chuàng)意的只占百分之三十二,我想實驗班的成績還是得益于探究活動的開展。
自從開展實驗研究以來,實驗幼兒對美術活動充滿興趣,表現和創(chuàng)作越來越大膽,并能經常和老師發(fā)表不同看法和觀點,樂于探索新事物,合作與研究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五、結論
實踐證明,我們對探究式美術教學方法嘗試的效果是顯著的,實施探究式美術教育活動充分遵循了《綱要》精神,在探究式美術教育活動中,孩子們有了自由的平臺,有了可以舞動的翅膀,各方面都得到了發(fā)展,為其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