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石景山實驗小學 2009-07-03 15:25:21
一、總則
1、教學工作必須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為指導思想,以
人的發(fā)展為本,以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有計劃、有重點、有規(guī)范地進行。
2、認真執(zhí)行教學計劃,鼓勵教師積極投身課程建設,以開放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新性為基本價值取向,用實際行動推進課程改革,實現教師角色的創(chuàng)新。
3、各科任課教師要認真抓好備課、上課及組織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布置作業(yè)與批改、輔導、考查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教導處要組織人員配合主管校長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
4、嚴格執(zhí)行“兩表”(作息時間表、課程表),校內各部門因開展活動需要在較大范圍調課、停課的,須至少一天前提出,經主管教學行政同意,作出妥善安排,方可實行。
5、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加強學科綜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超越于知識之上的智慧、靈感和創(chuàng)造性生命力”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將其納入教學計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教學活動,煥發(fā)各自的教學創(chuàng)造力。
二、教學常規(guī)管理
備課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把握課改精神,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要求,熟悉所教學科
一至六年級教學內容、教學要求的內在聯系,了解所教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確定好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2、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包括: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的重、難點,教學改革的設想、重要的教學活動。
3、握全冊教材的內容、編寫意圖、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掌握每單元的教學內容、目標要求、重點、難點和所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作用。鉆研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正確確定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挖掘拓展教學資源,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具學具、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做到心中有數,準備充分。
4、掌握學生身心特點、學習基礎、認知水平、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因素,調整教學策略進行因材施教。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經歷、體驗知識產生和形成的過程,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5、教師要和學生一起認真準備好學生學習活動所需要的各種課程資源。
6、備課中結合教學實際深入鉆研教材,深刻把握教學的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設計教學方法及學生學法。
7、寫好教案,突出學科特點,要有教學進度、素質教育目標、研究專題、單元重難點、每課設計、課后小節(jié)、環(huán)節(jié)步驟清楚完整,師生活動安排恰當。作文備課要有范文。
8、備課中要有新意,體現創(chuàng)新精神。
9、提前備課一周課時
10、備課要做到四精心:
(1)精心鉆研課標、教材,明確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2)精心設計教學結構,做到精講多練,及時鞏固。
。3)精心設計板書教具,做到綱目清楚,直觀形象。
(4)精心設計習題,做到梯度密度合理。
11、(七)備課要有三設計:
。1)設計提問:要簡練、明確。
(2)設計板書:要清晰。
。3)設計作業(yè):由易到難,層次清楚。
建議:
1、擴大備課的閱讀量。備課時除了鉆研課本、教參外,應盡量多地閱讀其他有關的參考資料。
2、拓展備課的空間。除了在辦公室、家庭備課外,還提倡到社會、自然,憑借網絡,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備課。
上課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向40分鐘要質量,真正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
1、做好全面充分的課前準備(教材、教具、教案);
2、按時上下課,教師按時到崗,沒有特殊情況上課時教師不能離開教室;
3、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應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知識與能力,方法與習慣三個維度去確定,應立
足于學生的發(fā)展,注重教學目標的層次性,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