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2 20:18:21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它不是一般地看,而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感知活動。觀察能力的強弱對孩子的智力有著重要意義。觀察力強的孩子往往能發(fā)現(xiàn)別人所
未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而觀察力不是與生俱來得,需要在生活中不斷培養(yǎng),那么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呢?
一激發(fā)孩子觀察事物的興趣
興趣是孩子觀察的動力,只有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他才會積極主動地去觀察。年齡較小的孩子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容易使他們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特別是
符合孩子需求的東西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這一特點,激發(fā)孩子觀察事物的興趣并形成他們喜歡觀察,勤于觀察的良好習慣,所以家長可以經常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以引起孩子去觀察。
二提出觀察要求,指導觀察方法
當孩子表現(xiàn)出對事物的觀察興趣后,父母應教會孩子如何觀察。不論孩子觀察什么,父母應提出一定的觀察要求。例如:帶孩子上公園,應該告訴孩子要觀察的內容和要求,以使孩子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時,要教給孩子觀察的方法。在指導孩子具體觀察某一事物時,應教會孩子有順序的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從主要的明顯特征到次要特征進行觀察。孩子觀察結束后,可以讓他說說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這樣既加深了孩子的認識,同時又鍛煉了孩子有條理的敘述事情的表達能力。
三為孩子創(chuàng)設觀察的條件
日常生活中可提供孩子觀察的東西是很多的,如日月星辰、風雪雷電、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等。家長應注意選擇孩子能理解的事物,引導孩子進行觀察、思考,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另外,在家里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些觀察的條件,如:種一些花草樹木、養(yǎng)一些金魚、鳥、蠶之類的小動物,也給孩子帶來觀察的興趣。只有經常性的對孩子進行訓練,他的觀察能力才會不斷的得到發(fā)展。
相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一定會使孩子的觀察力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