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2 00:10:47
情緒是人的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人們一般將喜悅、愉快等情緒稱之為積極情緒或良好情緒,喜悅、愉快的情緒能明顯促進身體的健康成長;而將忿怒、哀傷、驚怕、恐懼等情緒稱之為消極情緒或不良情緒,恐懼、悲傷等情緒會危害其身體健康。人的情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點,3-6歲的小朋友屬于幼兒時期,情緒極端豐富而強烈,且起伏變化很大,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情緒,讓幼兒學會用理智來控制情緒,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以及性格形成有積極的作用。
我們怎樣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的情緒呢?
(一)家長要有意識地以愉快、喜悅的情緒去感染幼兒。情緒是可以相互感染、影響的,尤其是幼兒。每個家庭都有特定的情感氛圍,在營造良好氛圍的過程中,父母要互敬互愛、和睦相處、要善于處理好自己的情感,盡量表現(xiàn)的愉快、樂觀向上、喜悅,這樣容易使孩子得到關心愛護,得到愛和尊重的體驗,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同時也為幼兒處理消極的情緒產生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經常發(fā)怒的幼兒及情緒焦慮的幼兒,基本上都是因受父母的影響所致。有的幼兒雖然父母的心情較好,但由于父母對他們過分溺愛、遷就,因而脾氣暴躁,經常發(fā)怒,因此做父母的要慎記:工作再忙,心情再煩,對待孩子的情緒始終要保持愉快和喜悅。
。ǘ┮毿牧私庥變旱男枨,并給以恰當的滿足。幼兒有生理和社會心理的種種需求,有些需求如果是合理的,也是成人力所能及的,就應當給予滿足,這樣可使幼兒情緒穩(wěn)定和愉快。當孩子提出要某樣自己喜歡的物品時,有部分家長會有這樣的心理:你越要我越不給你買,你不要我才給你買。買與不買,買什么和不買什么都有家長控制,孩子沒有選擇和支配的權力,這樣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情緒,從而出現(xiàn)幼兒大哭大鬧的情況。有時幼兒表達不清自己的需求,在向父母提出要求時,往往會考慮父母成人必須細心體察、了解,隨后正確對待。
。ㄈ┮o兒童有“情緒準備”的時機。家長或教師在教育幼兒時,往往習慣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幼兒立刻聽從,不給他們留有思考及情緒準備的時機,這樣容易引起幼兒的“逆反心理”,甚至出現(xiàn)對抗情緒,使幼兒的情緒處于消極狀態(tài)。因此,在教育幼兒時,必須尊重他們,說服他們,要讓他們自然滋生良好情緒。
。ㄋ模┮洺R龑в變喝ネ瓿闪λ芗暗娜蝿眨蛊潴w驗“成功”的歡樂情緒。不要讓幼兒僅僅在滿足吃、穿需要時才產生愉快、喜悅情緒,應同時讓幼兒在完成學習、勞動任務中,或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尤其對于年齡較大的幼兒,更要注意這一點。讓孩子經常和小同伴玩,在家里幫父母做簡單的家務勞動,孩子的生活得到充實,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會獲得滿足和愉快。
由于幼兒年齡較小,自始至終保持良好積極的情緒是不可能的,當他們出現(xiàn)不良情緒時,作為家長和教師要用恰當的方式去引導他們。
一、宣泄調節(jié)法
因幼兒情緒很不穩(wěn)定,有時可能會因為一點點小事而情緒激動。比如:有時因家長沒給他們選擇對其所喜歡的玩具而大哭大鬧,甚至不愿上幼兒園;有時為老師給的一朵小紅花而高興得手舞足蹈。
當幼兒情緒不佳而哭鬧時,應當讓幼兒盡情地哭叫?藿惺墙獬裏⿶篮屯纯嗲榫w的一種有效方法,是緩解痛苦和煩惱的一劑“良藥”,它能宣泄悲痛、釋放不良情緒,排除體內毒素。因此,當幼兒煩燥不安想哭叫時,應讓幼兒哭叫,而且還要讓他哭得淋漓盡致,決不可強迫、壓制幼兒哭叫。但哭鬧時間不宜過長,可用適當的方法轉移情緒,讓其破涕為笑。
二、逗樂調節(jié)法
當遇到幼兒情緒不佳時,教師、家長要想方設法轉化其情緒,將其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盡量逗幼兒發(fā)笑。逗笑是轉化幼兒情緒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逗笑的方法很多,例如:講笑話,做鬼臉,模仿幼兒熟悉的滑稽人物動作、語言。若幼兒哭叫,教師、家長還可模仿其哭聲、表情,只要夸張地模仿上三、五聲,一般幼兒都可以破涕為笑,實踐證明,這是一種極為有效的逗樂幼兒的方法。但在轉移幼兒情緒、逗幼兒發(fā)笑時,切忌為了讓幼兒高興一時而空許諾,這對幼兒心理健康極為不利。若諾言不能兌現(xiàn),幼兒就對教師、家長產生不信任感;即使諾言兌現(xiàn),幼兒也會養(yǎng)成“只要我耍脾氣、哭鬧,大人就會滿足我的要求”的不良心理。
三、運動調節(jié)法
在幼兒的情緒低落時,往往不愛活動,不愛說話,不愛跟小朋友玩。越不活動、不說話,情緒越低落。家長、老師要盡量想辦法帶幼兒做一些他們喜歡的運動,如滑滑梯、玩游戲、與小寵物玩耍、做小動物模仿操等。運動可以把幼兒體內聚積的能量釋放出來,使幼兒的怒氣和不愉快的情緒得到發(fā)泄,從而改善幼兒的心情;運動可以轉移幼兒情緒,使幼兒從低落的情緒中走出來,由悲傷轉為喜悅,由低沉轉為亢奮。因此,做運動是調節(jié)幼兒情緒的一種好方法。
四、轉移注意調節(jié)法
當幼兒情緒不好、甚至有抵觸時,不要對幼兒下強制性的命令,更不能懲罰幼兒。強迫、壓制或懲罰性的管教,容易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會增強幼兒的逆反心理,不但對教育幼兒不利,反而會起到反作用。當使用強制方法管教幼兒時,他們當時也許不敢哭、不敢鬧了,但那只是口服心不服。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幼兒的注意力。比如:給幼兒講故事、念兒歌、畫畫給他們看。通過這些幼兒喜愛的活動,改變幼兒的注意焦點,從而把消極情緒轉化成積極情緒,沖淡以至忘卻煩惱,使情緒逐步好起來。
培養(yǎng)幼兒良好情緒,為幼兒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