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30 22:05:58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應組織以幼兒自主游戲為主,促進主體性和獨立性的發(fā)展,努力地做幼兒游戲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并且全面關注幼兒的需要,力求促進幼兒態(tài)度、情感等方面的發(fā)展。但是在設計活動方案時,為了讓每個幼兒積極主動地參加到活動中來,會進行分層指導,可是往往對有特殊需要的幼兒關注較少。通過本次專題研究,對如何關注每個幼兒,總結出以下三點:
1.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關注幼兒的需要。
教師應轉換自己的角色,從關注“如何教”變?yōu)榕c幼兒共同活動。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上,我盡量安排能讓幼兒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語、體態(tài)語、表情上充分表現(xiàn)出自信,包括對自己的自信、對幼兒的相信以及互相尊重。為幼兒形成一種平等的、相互支持的關系,對某些特殊幼兒,如基礎較好或相對弱一些的幼兒,盡量關注他們的表現(xiàn)和反應,察覺到他們的需要,及時幫助,而不采取不理會的態(tài)度。
2.抓住契機,引導幼兒的發(fā)展。
活動中,幼兒表現(xiàn)各異,總有一些較特殊的孩子,他們不需要我們更多的幫助,因而往往被忽視。對這樣的幼兒,我就在他完成前一項活動后,適當提高活動要求。當有些反應快的幼兒總想獨攬問題的回答時,我就就告訴他,把機會讓給別的小朋友,看看他們的想法和你是不是一樣。那么,幼兒的積極性就受到了保護。
3.教師精心設計問題,促進幼兒有效發(fā)展。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曾說過:“向幼兒提出挑戰(zhàn)性的問題,可以引導幼兒發(fā)展智慧。”問題是幼兒思維的起點,是幼兒探究學習的出發(fā)點,因此,對幼兒提的問題的精心設計,仔細斟酌,也是我在設計活動時和活動進行中的重點。我班有些小朋友很快完成任務后,總提問:我現(xiàn)在干什么?此時,我就鼓勵他再做進一步嘗試,如:你能不能再想一種方法,或你還能讓它變化更多嗎之類的問題,就引導了幼兒進一步去嘗試、去思考,從而保持了學習興趣。
通過該專題研究,我更清楚地意識到關注每個孩子的重要性,并積累了一些如何關注特殊孩子的心得,另外,有一個深刻體會是:幼兒的學習不僅僅是一種教師預設并展開接受性活動的過程,更是師幼共同設計,不斷交流,不斷生成新問題的活動過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