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 2009-06-28 18:42:05
親子游戲不僅能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培養(yǎng)寶寶多方面的能力。也許你認為這些游戲太麻煩,其實只要有心,做起來很簡單,不妨試一試這些親子游戲效果不錯哦!
打哇哇
寶寶9個月的時候,除了再見時搖搖手,其他什么本領(lǐng)都不會,我很著急,只要一有時間,就教她各種各樣的游戲,怎奈寶寶對這些游戲并不感興趣,怎么學(xué)也學(xué)不會。
有一天,我把手放在她的嘴上說:“乖乖,打哇哇。”她怔了一下,很詫異地看著我,沒有任何反應(yīng)。我又把手放在自己嘴上,很有節(jié)奏地拍著,嘴里發(fā)出“哇哇哇”的聲音。寶寶很好奇,這時先生從身邊經(jīng)過,我忙拉住他,把手放在他的嘴上對寶寶說:“乖乖,爸爸也打哇哇。”先生照著我的樣子做起來,寶寶笑了。我又把手放在寶寶嘴邊,輕輕拍著,嘴里說:“哇哇哇……”這時,我聰明的寶寶竟然也發(fā)出了“哇哇哇”的聲音,盡管聲音很小,但我還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于是很興奮地抱起寶寶,親了又親。當我再次把手放在她嘴邊輕拍時,她的哇哇聲比剛才大了,也更清晰。這樣反復(fù)幾次,寶寶配合得很好,現(xiàn)在只要我抬起手來說:“打哇哇。”她都主動把小嘴送過來,而且聲音很大很有節(jié)奏。有時她的小手也拍我的嘴,我就發(fā)出“哇哇哇”的聲音。寶寶非常喜歡這個游戲。即便是她不高興或是正在哭的時候,只要我一打哇哇,她就會笑起來。
通過這個簡單的游戲,我認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家人示范一下,她就能從中掌握技巧。再有,通過這個游戲,寶寶掌握了簡單節(jié)奏,這是她感到好玩、快樂的事。
有趣的“藏”
我家寶寶一個半月的時候,一次,我正在整理衣服,偶然一塊絲巾掉在了她的臉上,我擔心寶寶害怕,慌忙把絲巾從她臉上拿開,沒想到,我看到的是寶寶一張充滿好奇的、興奮的臉,看起來她好高興。于是我有意又用紗巾蓋在她的臉上,她手腳揮舞著,力圖把紗巾掀開,在她的努力之下,紗巾真的被掀開了,露出了兩只放著光彩的眼睛。
我知道,寶寶不怕,她甚至非常喜歡這樣做。那時候,寶寶只會躺著,于是每天我都和她玩幾次絲巾遮臉的游戲。在這個活動中,她的手腳不住地亂動,增加了她的運動量,玩得也高興。
再大一些的時候,絲巾遮臉的游戲?qū)λ齺碚f太簡單了。她更喜歡我們藏起來,她來找。比如爸爸抱著她的時候,我藏在爸爸身后,叫著她:“寶寶,媽媽在哪呢?”她會從爸爸的肩膀上探頭找,找到了就興奮地雙手拍著爸爸的肩膀,找不到就又移到爸爸肩膀的另一頭?粗吲d的樣子,全家人的情緒都被她帶動得快樂起來。
寶寶一歲多的時候,我看到有一款玩具,就是一個方塊,周圍用布包裹,布面上有幾個袋子,可以把一些物品裝在里面,讓寶寶找。當時這件玩具太貴了,我沒舍得買,可不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呢?于是我想到了家中的掛件,上面有4個小袋子,一樣可以拿來玩。晚上回到家中,我把掛件拿出來,找了寶寶一件小玩具,放在了其中一個袋子里,讓寶寶找,寶寶一下子就找到了。于是我開始增加難度,不讓她看見我放在了哪個袋子里,然后讓她來找。寶寶一開始翻這個袋子沒有,翻那個沒有,再翻就找到了。找到了就興奮地拿出來讓我看。我就夸她:“你真棒!”這個游戲,寶寶非常喜歡,從游戲中,她手部抓握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每次找到物品,她都會有一種滿足感、成就感。
現(xiàn)在寶寶2歲多了,捉迷藏又成了她最喜歡的游戲。在家中,她藏到門后,藏在桌子底下,讓我們找,我們假裝找不到她,她就笑著自己出來。找到她了,她就又讓我們藏起來,她來找。在和寶寶游戲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扣扣瓶
我的兒子球球已經(jīng)16個月了,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寶寶。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我和他爸爸帶他做過許多親子游戲,比如說藏貓貓、開火車、扮鬼臉、蓋高樓等等。但球球最喜歡玩的也是最常玩的就是扣扣瓶了。
我平時喜歡干些織織縫縫的活,所以家里的扣子特別多,我特意挑了10粒各種顏色的扣子放在桌上或地板上,又找來裝藥的空瓶子(最好是小口的),教球球?qū)⒖圩右涣A7湃胄∑恐,然后將瓶蓋擰緊,做成一個扣扣瓶,球球搖一搖,扣扣瓶就成了響瓶。每當球球把所有的扣子放入瓶中搖響的時候,他的臉上就會綻放出得意的笑容。
對于球球這么大的寶寶,這是一個有趣的游戲\x{2014}\x{2014}
第一,自制的玩具可以激發(fā)寶寶的創(chuàng)造力,使他更感興趣。在寶寶拾扣子的過程中,可訓(xùn)練寶寶的精細動作,因為大腦的智慧是通過手來表現(xiàn),手的運動反過來刺激腦的發(fā)育,是互動的。
第二,可以鍛煉手部肌肉,使小手更加靈活。
第三,媽媽可以一邊教寶寶拾扣子,一邊教他說兒歌:“小寶寶,拾扣扣,一粒粒放瓶中;伸出手,搖一搖,瓶子變成小鈴鐺。”
第四,可以結(jié)合扣子教寶寶數(shù)數(shù)、認顏色。
其實花錢買各式各樣的玩具,還不如花些心思自制一些簡單的玩具和寶寶一起玩,這樣既經(jīng)濟,寶寶又喜歡,何樂而不為?
注意:不要讓寶寶將扣子放入口中。如果寶寶有見什么東西都往嘴里放的習慣,請先糾正他的習慣,以免出危險。
戲水寶寶
我的寶寶現(xiàn)在11個月,從很小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他特別愛玩水。每天一到給他洗澡的時候,他都特別興奮,高興得小腳一蹬一蹬的,小胳膊也會做出向上脫衣服的動作。把光溜溜的寶寶抱到水盆旁邊,寶寶就會主動伸手去夠水,巴不得馬上就泡在水里。
每當看到寶寶玩水的高興勁兒,我也想創(chuàng)造一些有情趣的游戲,讓他玩得更快樂。于是在玩的過程中,我發(fā)明了一些戲水游戲,在這里介紹給新媽媽,供大家參考。
牛奶紙盒噴頭
把喝完的牛奶紙盒(一般是1000毫升,長方形的)沖洗干凈,并把上口剪開,在上口的四周分別綁一根繩子(可用粗毛線做成雙股),并把四根繩子系在一起。在紙盒底部用錐子或牙簽扎一些小洞,這樣一個牛奶紙盒噴頭就做好啦。當寶寶洗澡的時候,媽媽在紙盒里灌滿水,提著它在寶寶的頭頂部舉高,水就會像雨絲一樣噴出來,寶寶一定會喜歡。有時我家寶寶也要自己玩,我就在紙盒里灌些水,讓他嘗試一下。
撈魚
家中的牛奶或者果汁盒一般都被扔掉,但那些其實都是相當便利、好用的玩具材料,因為這種紙盒本來就是裝液體用的,所以具有防水性,而且它本身是紙制品,不會讓寶寶受傷。
把牛奶紙盒攤開,剪成一條魚的形狀,用彩色油筆畫上魚的眼睛,做成一條一條小魚。讓小魚浮在水面,寶寶可以用小碗去撈,或者把它們排列在水池邊上玩都很好。玩完以后晾起來曬干,可以玩很多次。
手工水槍
在軟塑料瓶底部用錐子扎一兩個洞,把水裝進去蓋好蓋子就完成了。即使是小寶寶,用手的力量都可以把水擠出來,“啾、啾”的噴水來玩。
以上這幾個游戲,都是我家寶寶經(jīng)常玩的,操作起來十分方便,并能鍛煉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小手肌肉的靈活性以及對水的感知能力。夏天到了,家長不妨也帶寶寶一起玩一玩,寶寶一定喜歡。
虛擬游戲
只拿一根香蕉,抵在鏡子上說:“快看,我打電鉆呢!”
只拿一根皮管,戳在一個地方,假裝開水、沖手、關(guān)水、抹洗手液,洗干凈,再擦干。這是他的洗手游戲。
只拿一只塑料藥盒,放在大線軸上(當灶用),嘴里說著:“煮餃子、下面條、炸魚、炒菜,我為你們做飯呢!”
以上是楊草原最熱衷的玩法:只用最簡陋的工具,比比劃劃裝樣子,像給皇帝做新裝的裁縫,煞有介事地完成全套模擬游戲。
模擬游戲中,他最喜歡的是手絹和礦泉水瓶子。他把手絹一塊塊擺在床上,翻過來、掉過去,聚起來、散開去,一會兒說:“我晾衣服。”一會兒說:“下雨啦,收衣服!”礦泉水瓶子呢,他把它們擺成一排,說是大工廠的煙囪,他在燒鍋爐。
他到了2歲半多的時候,他又熱情地將我們拉進了他的游戲中,使我們由觀眾變成陪練。我們不用提建議,他自會想出一套套玩法,信手拈來,自成情趣。
他最喜歡的是對話游戲。假裝所有的東西都會說話,比如說,他問那只比他還高的毛毛熊:“大毛毛熊,你怎么不高興了?”我就得用渾厚嗓音裝作熊說:“哼!你還好意思問我呢,你整整兩天連我的毛都沒碰一下,我能高興嗎?”
他還愿意玩開車的游戲。我們坐在小方桌上,拿一個蒲團當方向盤,他手握著蒲團,車子就起動了。
“到哪兒了?”草原興奮地喊。
“到大草原了。”
“大草原什么樣啊!”
“草原大,大草原,草原寬寬連著天,白云落在草原上,羊兒一跑跑上天。”
不管到哪兒,我都給他說一首相應(yīng)的詩或兒歌,這樣既增加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陶冶性情。
總之,草原不太在意實實在在的玩具,他愛玩虛的。通過這些游戲,鍛煉了他的想像力,也讓他在自我開發(fā)的游戲中自得其樂,我們心里樂開了花,用不著為他買昂貴的玩具,寶寶一樣快快樂樂。
指認游戲
我們小區(qū)坐落在外秦淮河畔,兒子滿月不久,我就每天都抽出一段時間抱著他坐在陽臺上看風景。在我們居住的這幢樓前,視野極為開闊,抬眼就能看到高聳入云的電視塔,以及塔下秦淮河上穿梭的機帆船。我經(jīng)常抱著他說:“你看,那是電視塔、那是船、那是飛機……”凡是我看到的東西,就對他嘮嘮叨叨說一番,不管他是否能聽懂。等他大一點了,我就把看到的東西說得更詳細一些,比如,那是高高的電視塔、那是機帆船。在屋內(nèi),我也告訴:這是電視機、這是冰箱、這是電腦……
有了以上的基礎(chǔ),寶寶到了七八個月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玩指認游戲。我們問他:“冰箱在哪呢?”他的眼睛會轉(zhuǎn)到冰箱那邊。我們問他:“電視塔在哪呢?”他就會抬頭向上看。兒子到了10個月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帶他出門,他突然指著天上“嗚、嗚”地叫,原來有一架飛機正從空中飛過。通過這個游戲,我認為孩子的觀察能力、認知能力得到了鍛煉。
后來,我們將游戲演化,開始了指認五官的游戲,首先我們把著他的手,告訴他這是嘴巴,這是耳朵、這是鼻子等等。熟悉一段時間后,我們開始不把著他的手問他:“你的鼻子在哪呢?”他的小手會抬起來放在臉上,我們幫他放在鼻子上。“你的耳朵在哪呢?”他抬起手就放在后腦勺上,我們再次將他的手放在耳朵上。就這樣,游戲玩得次數(shù)多了,寶寶手指的準確性也提高了,反應(yīng)能力也很快。有時我也伸過臉,讓他指指媽媽的鼻子、耳朵在哪里。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