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6-28 13:01:49
以下的這些場景你遇到過嗎?你是不是除了說“哦~不哭不哭”,就再也沒法子了,而孩子他爸也沒有了當初戀愛時哄你的耐心,只會色厲內荏地來一句“再哭,我就不客氣了啊”。其實不同的壞脾氣有不同的對付方案,對癥下藥:
洗澡時發(fā)脾氣——貼近水面就不合作了,手拍腳蹬,弄得一臉的眼淚、水珠、肥皂泡。
原因:如果寶寶曾在洗澡時碰到不愉快的事,就會害怕洗澡。比如,水溫不對勁:寶寶的皮膚嬌嫩,對水溫的感受和大人有很大的差異,媽媽覺得夠熱,寶寶就覺得燙了。被洗澡水燙過,寶寶就會在下次洗澡時發(fā)脾氣。害怕或者受驚:寶寶突然被脫光衣服、放進陌生的水里,緊張不安在所難免。有的媽媽把肥皂或者沐浴液直接往寶寶的身上抹,要么硬硬的,要么涼涼的,弄得寶寶一驚一乍,感覺不好。
對策
1、小心調試洗澡水的溫度,不要忽冷忽熱,不要用手試水溫,最好準備一個溫度計,或用胳膊試水溫。
2、給寶寶裹一塊大毛巾入浴吧!那樣會消除寶寶的緊張,寶寶就會很放心地把自己交給媽媽,媽媽托寶寶身體的手也不那么容易打滑。
3、用手抹肥皂或沐浴液,再往寶寶身上軟軟地暖暖地抹。寶寶喜歡媽媽撫摸。
粘人,不抱就嚎啕大哭——4個月的寶寶變得愛粘人,老是吊在媽媽身上,不抱就哭。
這個現(xiàn)象很普遍。這是4個月大的寶寶剛剛學會向媽媽撒嬌。不必擔心會養(yǎng)成哭著要挾大人抱的習慣。育兒專家說,受到充分摟抱和愛撫的寶寶,以后反而哭得少,不纏人;不大被關注的寶寶,情緒焦躁,更易哭鬧?摁[撒嬌是這個月齡寶寶建立信賴的基礎。這就需要大人的耐心了。不過,媽媽也不要勉強自己的雙臂,酸疼的時候也可以不抱。
對策
1、除了抱,不妨用眼神安慰寶寶。媽媽來到他的身邊,溫柔地微笑著看他,輕輕地和他說話。寶寶看到媽媽的笑臉,會比較安心,哭泣也許就會停止了。
2、用玩具逗寶寶玩。
3、錄下寶寶哭鬧的聲音,讓他自己聽。
疲倦以后蠻不講理——無緣無故地發(fā)脾氣,似乎貓咪甩動尾巴都能招惹他敏感的神經。
原因: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勞累一天回到家的時候,特別容易發(fā)脾氣,因為身體上的不舒適,比如饑餓、口渴、疲勞,會影響腦神經的正;顒,心情也隨之煩躁不安。寶寶也一樣,而且他們比成人更容易疲勞、對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差。
對策
1、留意一下一天中有哪些時段,或是哪些特定的事情容易引起孩子發(fā)脾氣,盡量避免。
2、你可以心平氣和地對孩子提起一些具體的建議,鼓勵她做一些別的事。如:“要不要聽你喜歡的兒歌?”“看電視,怎么樣?”你建議的應該是孩子輕而易舉就能做、而且喜歡做的事。
3、如果這些都不起作用,就將她帶到房內別的地方,讓她一個人呆一會兒(2-3分鐘),然后馬上回來問她:“現(xiàn)在聽話了嗎?”。如果不行,再試一次。
4、當她恢復平靜了以后,找一件事比較能專注注意力的事讓她做,如涂色。
生病以后的“小難弄”——病中像貓,病后像虎,稍不順他意就“作”了起來。
原因:父母通常心疼病中的孩子,噓寒問暖不說,還有求必應,于是,孩子就被“寵”壞了。他當然不會明白那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只會覺得“為什么昨天可以,今天就不行了”,兩個字:委屈。
對策
1、對病中的孩子當然要細心照顧,但沒必要做特殊化管理,平時怎么樣、病中也怎么樣。
2、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媽媽來抱抱你,好不好?”讓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用雙手抱住他,千萬要溫柔一點!如果必要的話,用你的雙腿夾住他的腿,防止他亂踢。輕輕撫摩他,讓他安靜下來。記住,許多發(fā)脾氣的小孩子在受到身體愛撫后,往往很快會停止哭鬧。
3、音樂具有安定情緒的作用,像舒曼《萊茵》、薩拉薩蒂《吉卜塞之歌》、李斯特《愛之夢》第三曲、貝多芬《小提琴協(xié)奏曲》、舒伯特《小夜曲》、亨德爾《水上音樂》組曲都適合發(fā)脾氣的孩子聽。
長牙期間脾氣大——把亂七八糟的東西塞進嘴巴,亂咬亂啃,不給就大鬧;晚上也睡不太平。
堅硬的牙齒頂開柔軟的牙齦軟組織,慢慢長出來,確實是件很難受的事,那又癢又痛的感覺讓寶寶的脾氣變壞。大人可要了解寶寶。寶寶抓什么啃什么,把亂七八糟的東西塞進嘴巴里咬,就是為了對付那痛癢。玻璃制品、有鋒利口和尖口的東西絕對不能放在寶寶的身邊,避免發(fā)生損傷寶寶雙唇和口腔的危險。萬一寶寶把危險品放入嘴里,大人不要兇巴巴地到他嘴里去挖,那樣也很危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