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4 08:05:23
紐約:暴風雪中的暖人決定
紐約幾乎每年冬天都會出現(xiàn)大雪封門的局面,大量的企業(yè)及政府部門都會暫停運作。大人們都不用上班了,但負責接送小學生上學的黃色校車卻依然準時駛出校門。因為老師們希望那些赤貧家庭的孩子能到學校來享受免費暖氣,和一頓同樣是免費的午餐。但他們又不想只讓富人家的孩子呆在家里,而讓窮人家的孩子來校,因為這會助長富裕家庭孩子的優(yōu)越感,而使赤貧家庭的孩子感到羞恥與不安;這會增加兩種成長背景的兒童群體間的對立與戒備,不符合平等教育的宗旨。
加州:課本回收—平等教育的一部分
美國的公立學校都有不成文的規(guī)定:當學生升入高年級時,課本要捐給低年級。目的除了環(huán)保教育外,也是為了幫家貧的孩子省點錢。但每一學期,并不是出了費用的學生用新課本,因家貧申請減免的學生就用舊課本。老師會動員學生自行申請使用“環(huán)保課本”,申請者眾多時還要用抽簽的方式來決定。這就將使用舊課本的機會變成了一種人人爭而得之的榮譽,同時巧妙地屏蔽了家境對孩子心靈的負面影響。
佛州:給所有孩子滑雪的機會
去滑雪勝地體驗“雪上飛”的樂趣,是美國中上階層家庭每年度假的主打節(jié)目。每到年末放假,富人家的孩子去滑雪,而窮人家的孩子卻只能替人鏟雪賺錢?吹蕉燃贇w來的學生彼此攀比著滑雪的地點、私人教練的薪水,看到?jīng)]有機會去滑雪的孩子眼中深深的受挫感,佛州公立學校的老師們開始組織5-8天不等的滑雪冬令營。很明顯,這是為那些沒有轎車、沒有私人滑雪教練的家庭的孩子提供練習及享受生活的機會,然而為了不挫傷相對貧困的孩子的自尊心,每年的滑雪名額也將抽取,并不專給那些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負責組織滑雪冬令營的教師史蒂夫說:“對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而言,額外的照顧意味著另眼相看和恥辱。最棒的群體應該有各種各樣的孩子,這可以養(yǎng)成孩子們不卑不亢的心態(tài)。”
被抽中的富孩子,絕大部分愿意放棄自家的滑雪計劃,與伙伴一同前往—這也表明了平等教育的成功之處。
芝加哥:聽完歌曲再放錢
與幾乎所有大都會的地鐵站一樣,芝加哥地鐵站也是流浪藝人的謀生站臺。在那里,經(jīng)?梢钥吹揭轮季康母改概c他們的兒女一起靜靜佇立、聆聽,一曲終了,父母方叫孩子趨前放入硬幣,然后對演奏者說“謝謝”。芝加哥一些學校的家長委員會針對一些孩童“面帶漠然的施與”提出異議,要求家長教育孩子們尊重賣藝藝人,“要知道他們雖然落魄,卻也是有才情有獨特價值觀的人。我們必須聽完一曲再給錢,這樣,給出去的錢就變成了一種欣賞,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憐憫。”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