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6-23 23:19:13
『原文』小兒初剃頭,俱不擇日,皆于滿月日剃之。(《證治準繩·卷一》)
小兒月滿剃頭,須就溫暖避風處,剃后以杏仁三枚,去皮尖研碎,入薄荷三葉同研,卻入生麻油三、四滴,膩粉拌和頭上拭,以避風傷,免生瘡疥熱毒。(《針灸大成·卷十》)
小兒彌月剃胎頭,密室溫和適可求。杏麻薄膩揉頭上。胎毒①瘡癤②一切休。(《醫(yī)宗金鑒·卷五十》)
『注釋』①胎毒:古人對嬰兒的某些病證,認為其發(fā)病與胎妊期間母體的熱毒有關,故名。②癤:小瘡。
『原文』凡浣①兒衣,不可露于星月之下。如偶失收,當用醋炭熏過②,方可衣③之。(《幼幼集成·卷一》)
『注釋』①浣:洗。②醋炭熏衣:把醋潑于燒紅的炭上,用其揮發(fā)的蒸氣熏衣物,有消毒殺菌的作用。③衣:名詞作動詞,穿,戴之意。
『原文』兒生眼閉不能開,皆因脾熱受于胎。內用地黃湯①最妙,熊膽洗目②效靈哉。(《醫(yī)宗金鑒·卷五十》)
『注釋』①地黃湯: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天花粉、生甘草,水煎服。②熊膽洗目:熊膽、黃連各少許,煎水外洗雙目,其目自開。
『釋義』初生嬰兒眼睛緊閉不能睜開,都因為孕婦飲食不節(jié),恣食厚味,致使熱毒熏蒸,熱蕰兒脾。眼胞屬脾,其脈絡緊束,故不能開。此時可內服生地黃湯,清解脾熱,外用熊膽、黃連煎水洗目,其眼自睜。
四、擇乳母及哺乳法
本節(jié)介紹我國古代是如何嚴格挑選乳母,以及作乳母應遵守的禁忌。因為這直接影響到新生兒的健康成長,甚至影響其性格和智力的發(fā)展。以及我國古代是如何掌握哺乳時間,哺乳量的多少,具體哺乳方法,如何添加副食以及種種飲食宜忌。
由此可見,在育兒方面,我國祖先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而這些寶貴經驗的總結,對我國人口的繁衍昌盛又起了積極的作用。
『原文』凡乳母者,其血氣為乳汁也。五情善惡,悉血氣所生。其乳兒者,皆須性情和善,形色不惡,相貌稍通者。若求全備,不可得也。但取不狐臭、癭瘺①、氣嗽②、瘑疥③、癡瘙④、白禿⑤、癘瘍⑥、沈唇⑦、耳聾、齆鼻⑧、癲癇,無此等疾者,便可飲兒。師見其身上舊灸瘢,即知先有所疾,切須慎耳。(《備急千金要方·卷五上·擇母乳法》)
『注釋』①癭瘺:癭是生于脖子上的一種囊狀瘤子。瘺即瘺管,身體內因發(fā)生病變而形成的管道,病灶里的分泌物即由這種管道流出。②氣嗽:氣即上氣,相當于現(xiàn)在的哮喘病。嗽即咳嗽。③瘑疥:瘑,病證名。指或趾節(jié)腕兼瘙癢性皮膚病。疥即疥瘡,因疥蟲寄生引起的一種皮膚病。④癡瘙(chīzào吃早):指搔爪皮膚而成瘡。⑤白禿:病名。出《劉涓子鬼遺方》。又名癩頭瘡、白禿瘡,多見于小兒。⑥癘瘍:瘟疫、惡瘡,瘍就是瘡瘍。⑦沈唇:古病名。一種嘴唇流汁水的疾病。相當于唇疹、唇瘡。⑧齆(wèng翁)鼻:鼻道堵塞不通氣。
『釋義』乳母的乳汁是由其血氣轉化而成的。五情善惡,都與血氣化生有關。選擇乳母,要找性情善良溫和、相貌端正而不丑惡的。如果要求乳母十全十美,就不容易找到了。但必須沒有狐臭、癭瘤,沒有哮喘病,沒有癩頭瘡、惡瘡、唇瘡,沒有耳聾、鼻塞不通,沒有癲癇病者,才可選作乳母。如果看到她身上有舊灸瘢痕,可知其從前曾患過疾病,必須謹慎防范才行。
『按語』慎擇乳母必須有三個條件:一是性情善良文哈;二是相貌端正而不丑陋;三是身體健康無病。這對今天的優(yōu)育肯定是有指導意義的。
『原文』母患熱以乳兒,令兒變黃不能食。母怒以乳兒,令兒喜驚,發(fā)氣疝,又令兒上氣癲狂。母新吐下以乳兒,令兒虛羸。母醉以乳兒,令兒身熱腹?jié)M。(《備急千金要方·卷五上·少小嬰孺方上》)
『釋義』乳母患了熱病給嬰兒哺乳,會使新生兒發(fā)黃,不思乳食。乳母發(fā)怒后給嬰兒哺乳,使兒易受驚恐,發(fā)生氣疝病,還會使嬰兒發(fā)生哮喘和癲狂一類疾患,如果乳母剛患了吐下一類疾病又哺乳,會使嬰兒體虛瘦弱。如果醉酒以后哺乳,會使嬰兒身體發(fā)熱,腹部脹滿。
『原文』孩子或夏中熱時,因乳母淋浴多使冷水,奶得冷氣,血脈皆伏見。孩兒氣未定便與奶,使孩子胃毒及赤白兩般惡痢。此乃是奶母之過。凡浴后可令定息良久,候氣定揉之,即全無患。(《顱囟經·上卷》)
『釋義』夏季天氣炎熱,乳母多用冷水洗澡,血脈受冷收縮而肉眼難見,母乳受寒冷的影響,其質和量都發(fā)生變化。小兒吃了這樣的母乳容易發(fā)生中熱的疾病。另外,洗澡之后,小兒氣息未定就喂奶,使孩子脾胃受損并且患赤白痢疾。這都是乳母的過錯。凡洗浴之后,應當休息一段時間,等氣息平定下來再輕揉乳房,然后喂奶,可保嬰兒安全無病。
『原文』乳母肥實,則乳濃厚,兒吮之則氣體充實;乳母瘦瘠①,則乳情薄,兒吮之則亦清瘦體弱。壯實肥瘦,系兒終身之體格,非小故也。強悍②暴戾③,和婉④清靜,亦習隨乳母之性情……擇乳母可不慎歟。(《嬰童類萃·上卷》)
『注釋』①瘠:瘦弱。②強悍:勇敢、兇暴。③暴戾:罪過,乖戾,乖張。指性格粗暴,乖張。④和婉:1)和順、溫和;2)美好。
『原文』乳母能慎寒暑恚①怒,厚味炙煿,庶乳汁清和,兒不致疾。否則陰陽偏勝,氣血沸騰②,乳汁敗壞,必生諸病。若屢服藥餌,則臟腑陰損,多變敗證,均不可不知。(《幼幼集成·卷一》)
『注釋』①恚:恨,怒。②沸騰:指氣血運行不正常。
『原文』人以脾胃為本,所當調理。小兒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調理也。調理之法,不專在醫(yī),唯調乳母,節(jié)飲食,慎醫(yī)藥,使脾胃無傷,則根本常固矣。(《幼科發(fā)揮·卷四》)
乳母者,兒之所以依為命者也。知母壯則乳多而子肥,母弱則乳少而子瘠,母安則子安,母病則子病,其干系匪①輕……乳多則絕之②,不爾③令兒吐乳也。乳少者,宜調其乳母,使乳常足,不可令兒饑……調乳母宜加減四物湯④豬蹄湯主之。乳母忌酒、面、生冷,次及一切辛熱之物。常作豬蹄湯與之甚良。乳母經閉經漏,宜請醫(yī)治之,恐乳少也。(《幼科發(fā)揮·卷四》)
『注釋』①匪:不,非之意。②絕之:絕即斷絕。意為暫不給兒吃奶。③不爾:不然。④加減四物湯:治婦人乳少。歸身、川芎、生地、麥冬、桔梗、人參、生甘草各等分,右剉,水煎服。更用獖豬蹄新汲水煮爛,和汁食。
『原文』凡乳兒不欲大飽,飽則令吐。凡候兒吐者,是乳太飽,當以空乳乳之即消。(《千金翼方·卷十一》)
『釋義』凡是新生兒哺乳,都不宜太飽,因為太飽會使其吐乳。反過來說,凡是新生兒吐乳的,就是喂得太飽的緣故。應該用空乳喂新生兒,則吐乳的癥狀就會消失。
『原文』夏不去熱乳,令兒嘔逆;冬不去寒乳,令兒咳痢。(《備急千金要方·卷五》)
『釋義』夏季喂養(yǎng)乳兒,應先去掉積存在近乳頭部的熱乳。如果不去而用熱乳喂養(yǎng),會使乳兒嘔吐呃逆;冬天喂奶,應先去掉近乳頭部的寒乳,如未去而直接喂養(yǎng)乳兒,則會使其產生咳嗽、泄痢等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