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1 21:24:16
孩子的好動和好奇總會付出些代價,不是磕傷了膝蓋,就是燙到了手指,弄不好還有骨折的危險。每當這時,你們全家上下是否會亂成一團?毫無疑問,醫(yī)院是必須要去的,但在去醫(yī)院之前,你除了給孩子擦眼淚之外,還應該做什么呢?也許你懂得些急救知識,但你能保證你的方法沒有過時嗎?
徐瑩焦急地徘徊在急診室的門口,聽著兒子嘶啞的哭聲,她心疼得直掉眼淚:“他和小朋友玩兒的時候摔了個跟頭,膝蓋腫了個大包,我想肯定是骨折,抱起他就往這兒跑,根本沒想到還要做什么‘急救’!結果大夫說我抱孩子的姿勢不對,也沒有進行固定,骨頭錯位得很厲害,現(xiàn)在要手術!”
與徐瑩有著同樣問題的父母不在少數(shù),面對家里這個時時可能出現(xiàn)狀況的“危險分子”,家長只知道如何抵御危險的出現(xiàn),卻沒有掌握基本的救護常識,往往造成更大的傷害。有些家長盡管有急救常識,但卻不適合兒童,或者有些知識早已過時,自然也會幫了倒忙。我們請專業(yè)兒科醫(yī)生和急診科醫(yī)生告訴您六種常見的兒童家庭急救方法。改進后的急救方法幫助您在處理兒童傷害時,將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小割傷和擦傷
過去時——清水洗凈傷口,并在雙氧水中浸泡,不包扎傷口,讓傷口自然痊愈。
現(xiàn)在時——
■用肥皂及冷水洗凈傷口,檢查是否有殘留物留在傷口中,祛除殘留物確保傷口干凈。如果孩子摔在路面上,路面的灰塵會嵌入到創(chuàng)傷處。這不僅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而且會在傷口處留下永久的疤痕。用干凈的毛巾或消毒紙巾將傷口處的臟東西擦拭掉,即使寶寶哭著叫疼,你也不能忽略這個步驟。
■使用雙氧水殺菌消毒早就過時了。雙氧水的確可以殺死細菌,但同時也破壞了幫助修復傷口的白細胞,減緩傷口的愈合速度。建議使用醫(yī)院和藥店出售的抗菌藥膏,任何皮膚創(chuàng)傷,即使僅僅是輕微的擦傷,也可能成為細菌和病毒侵入的窗口。
■使用紗布或繃帶也是不錯的方法,但不是必須使用。一旦涂抹了抗菌藥膏,傷口被密封好,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在八小時內就開始愈合。如果傷口比較大,出血快,或者傷口所在處經(jīng)常和衣服摩擦,使用紗布或繃帶便很有必要。使用創(chuàng)可貼需根據(jù)傷口形狀大小,并每日更換。
★大出血或傷口很深
過去時——使用止血帶,以防止嚴重出血。
現(xiàn)在時——
■兒童的血管壁很薄,寬大的止血帶容易影響創(chuàng)傷處的血液循環(huán),使肌肉組織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供給,導致永久性傷害。控制傷口出血的最好方法是直接壓迫。
■將冰袋放在處理好的傷口上有利于壓縮血管,減少血液流失。如果十分鐘后出血仍未停止,盡快找到兒科醫(yī)生或將孩子送入急診室。
■如果傷害極嚴重,造成肢體分離破損,應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用紗布墊或其他消毒用品覆蓋傷口。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包扎用品,用塑料袋、塑料布、塑膠手套,甚至一片可折疊的鋁箔紙蓋住傷口。
■最好將包扎物固定在傷口處,并松開一角便于空氣流通。如果是肺部受到創(chuàng)傷,應立即遮蓋住創(chuàng)傷部位,不要留有太大空隙,這樣可以避免空氣被直接吸入孩子的胸腔中。
★流鼻血
過去時——將孩子的頭部向后傾斜,捏緊孩子的鼻孔五分鐘,并放冰袋在鼻子上以凝固血流。
現(xiàn)在時——
■讓孩子的頭部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傾。如果頭部向后傾斜,血液會流入喉嚨,容易發(fā)生窒息或嘔吐。
■醫(yī)生建議不要捏緊孩子的鼻孔,而是改捏鼻子中間(鼻骨下面),通常需要用力捏20分鐘左右。
■最好的冷卻部位在孩子的嘴里。在口腔上膛放個冰塊讓孩子含住,以減慢鼻部血液的流動。必須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承受在嘴里放冰塊這種方法。如果因為意外而造成的流鼻血,例如:被球打中,或和其他人發(fā)生碰撞,可以“冰鎮(zhèn)”鼻梁,有助于減輕腫脹。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