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1 19:31:38
記得有一個故事中說,鳥媽媽覺得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是小鳥啄蛋殼時發(fā)出的“篤篤”聲;狗媽媽覺得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是小狗啃骨頭時發(fā)出的“咔嚓”聲;小老鼠則覺得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是貓咪睡覺時發(fā)出的呼嚕聲,故事讓我和孩子們都哄堂大笑,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答案,孩子們沒有給我回答。對呀,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
世界上的聲音有千百種,有花開花落聲,有小河的流水聲,有清清的贊美聲,有漫漫的批評聲,有風聲,雨聲,雷聲……這么多的聲音匯成了一個有聲有色的世界,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答案,有一百個理由。
也許“好聽的聲音”的概念,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增加,賦予的意義也會不同,嬰兒則會覺得玩具發(fā)出的“叮當”聲最好聽,學生會認為表揚聲最好聽,上班族認為下班鈴聲最好聽,男人會認為自己心愛的女人發(fā)出的儂儂細語聲最好聽,女人會認為男人的甜言蜜語最好聽,父母會認為孩子的丫丫學語聲最好聽,老人會認為兒女回家時的“爸媽”二字最好聽,那我呢?做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最好聽的聲音又是什么呢?思緒翻涌,對了,是“老師”,是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說出的“老師”聲。
記得那時,剛出茅廬,當?shù)谝淮魏⒆觽兘形依蠋煏r,自己的那份羞澀立刻浮現(xiàn)在眼前,同時,那份激動和驕傲也蕩漾在心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每天的叫喊“老師”二字,好像已成了“代號”,聽多了也就沒有了感覺。但“老師”是一種“代號”嗎?不,那是一種責任,一份愛心,更是一種尊敬,這根本不能與“代號”劃上等號。
不管走到哪兒,不管時間過了多久,老師依然是老師,老師肩上的責任沒變,心里的愛心沒變,我喜歡聽到孩子稱我為“老師“,每天的呼喚讓我時時記著,作為老師對于孩子的,對于社會的責任,同時也讓自己牢記老師的那份師德和師魂。
如果你問現(xiàn)在已經(jīng)從教9年的我,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是什么,我會堅定的說,是每天早晨孩子的那聲“老師”,是孩子尋求幫助時那聲“老師”,是孩子想與你一份分享快樂的那聲“老師”,是與你分別時的那聲“老師”……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