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1 15:54:33
一、寶寶一“感冒”就給用抗菌素
幾乎沒有哪個寶寶沒有得過感冒,尤其是秋冬季節(jié)氣溫驟變時。很多父母誤以為感冒是由細菌感染所引起,因此,都習慣在家中備上很多的抗菌素,以便寶寶患病時隨時可用。
其實,90%-95%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所致,而抗菌素對病毒沒有殺滅作用,所以寶寶患感冒時,如果沒有并發(fā)細菌感染,是不需要服用抗菌素的,尤其是廣譜抗菌素。因為這樣做不僅對病毒沒有殺滅作用,而且還可能由于濫用抗菌素,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當真的患了細菌感染時,再用抗菌素時可能會細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強而藥效越來越弱,結果是使疾病越來越難治,必須加大藥物的劑量或聯(lián)合用藥。這樣,不僅影響治療效果,并且還會使藥物副作用增大,引起很多不良反應,如藥物疹、白血球減少等。更重要的是,濫用抗菌素會導致醫(yī)學開發(fā)新型抗菌素的速度趕不上細節(jié)的變異速度,有一天終會因為細菌的耐藥性而使感染成為不治之癥。
如果寶寶感冒了該怎么做呢?
1.感冒時可給寶寶服用中成藥,如小兒感冒沖劑、清熱解毒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散等中藥,這些藥物對病毒有抑制作用。
2.對于幾天沒有排便或便干的寶寶,可以服用一些小兒牛黃散或新清寧片,這樣,就會使寶寶的排便通暢起來,因此而“泄火”,很快地就退了燒。
二、寶寶腹瀉時濫用抗菌素
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加之從4個月起要添加離乳食品,因此,免不了會出現(xiàn)腹瀉,而且寶寶往往表現(xiàn)得又吐又瀉,使得父母顧不上找出腹瀉的原因,就急著給寶寶用抗菌素。有時,為求快速止瀉,甚至好多種同時一起用,而且一用就是好長時間,這樣做父母才認為保險,包括不應該給寶寶使用的吡哌酸。然而腹瀉卻是越來越重,即使三天兩頭地帶寶寶往醫(yī)院跑,可仍舊是遷延不愈。其實,這正是由于媽媽濫用抗菌素所致。
寶寶腹瀉該怎么辦?
1.如果寶寶發(fā)生腹瀉,父母不可千篇一律地用抗菌素,因為腹瀉并不一定都是細菌感染所引起的,有時是由于病毒、霉菌感染所致。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寶寶排便和用藥情況,如果服用抗菌素后,腹瀉次數(shù)減少,病情減輕,就表明是由細菌引起的,反之則是病毒或霉菌感染了寶寶腸道,如果在秋季,很可能是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不可使用抗菌素。
2.即可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也最好先到醫(yī)院做一下便常規(guī)、便細菌培養(yǎng),以便確定引起感染的細菌種類,據(jù)此選用有效的抗菌素,并用藥時間一定要恰當,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3.當寶寶轉為難治性腹瀉時,應該馬上停用抗菌素,服用扶植正常腸道菌群的藥物,如整腸生、回春生或促菌生,同時服用VB族維生素、葉酸等,并定期檢查腸道菌群的數(shù)量,待恢復正常后逐漸停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