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 2009-06-18 20:44:26
世界各國兒童研究機構越來越明顯地看到:獨生子女在語言表達能力上比非獨生子女強。這是什么原因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弄清楚一個道理,即:語言的獲得是嬰幼兒與其周圍環(huán)境不斷相互作用的結果,周圍成人的語言刺激、感染了孩子,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榜樣;孩子不斷向周圍的成人模仿、學習,訓練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是說,如果成人提供的語言刺激越多,孩子模仿、練習的機會也越多,那么,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越強。
在我國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中,往往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等6個成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因此,對獨生子女來說,語言交往的機會多,可供模仿的語言榜樣也多,這就有可能在成人的訓練下逐步使語言規(guī)范化。
非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就不同了,父母等成人總是同時對幾個孩子一起說話,很少同每個孩子單獨說話;而且,孩子之間的年齡、興趣愛好比較接近,大多數(shù)時間都處在一起,所以孩子之間言語活動的相互模仿多,不能學到更多的語詞。由于他們彼此能相互了解,也就不必運用正規(guī)的語言。所以,從成人那里學到的正規(guī)語言始終得不到練習的機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