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17 10:53:21
在西方國家,家長會盡早地讓孩子明白金錢的概念。而在中國,家長們則普遍認為讓孩子過早地接觸錢,會污染他們的心靈,使他們目光短淺,影響他們的學習。但事實證明,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如果孩子對金錢沒有正確的認識,就不可能花好錢。
所以,對孩子進行認識“錢”的教育,宜早不宜遲。
認識錢的第一步,是要讓孩子辨認不同面額的貨幣。辨認貨幣的訓練,最好從孩子2~3歲就開始。在辨認不同貨幣的同時,要讓孩子明白金錢的價值與數(shù)字1到100是兩碼事情。為了加深孩子對貨幣面額的認識,父母還可通過貨幣上的圖案,教孩子了解貨幣里的文化底蘊。
*1元紙幣的正面是“牡丹花”,可以和孩子講講牡丹花的寓意是富貴,它所寄寓的希望是國富民殷。背面是國徽,可以利用國徽中的齒輪、麥穗、天安門、五星所包含的意義,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5元的正面是毛澤東,可以和孩子講講偉人毛澤東的故事。背面是五岳獨尊的泰山,結合地理、歷史講泰山,講祖國壯麗的山河。
*10元的背面是長江,給孩子講講我國的第一大河。
*20元的背面是漓江的山水,那種靜謐、平靜、和諧、從容,與奔騰的長江截然不同。可以從不同的地貌與歷史角度,給孩子細細講述。
這樣不但能給孩子提供對錢的最直觀的認識,同時還能對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當然,只讓孩子明白錢的面額是不夠的,還要讓他明白錢的用途,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認識錢和一般的紙是有區(qū)別的。父母在購買日常用品時,可以讓孩子全程介入,這樣,孩子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錢”可以換來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對它發(fā)生興趣。
有了興趣之后,還要對他進行正確的引導。大多數(shù)孩子亂花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這里所謂的引導,就是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讓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家庭無論富足與貧窮,錢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要想有錢,就得付出辛勤的勞動。當孩子知道錢來之不易后,才會理解家長為什么總和“錢”較勁,才會珍惜每一分錢。
美國父母的理財教育要求
*3歲時教孩子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時讓孩子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認識對錢的使用必須做出選擇。
*5歲時讓孩子知道基本硬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么來的。
*7歲時讓孩子能夠看價格標簽。
*8歲時讓孩子知道通過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在儲蓄賬戶里。
*9歲時要求孩子能夠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10歲時要求孩子知道每周節(jié)約一點錢,以備大筆開銷使用。
*12歲時要孩子知道制定并執(zhí)行兩周開支計劃,懂得使用銀行業(yè)務中的術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