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09-06-16 16:11:48
“教子先教己”是教子的原則。
一天,佳宇從地上撿起一片廢紙,一本正經(jīng)地交給媽媽,媽媽一時找不到適于扔紙的地方,隨身丟到陽臺下面去了。沒想到佳宇后來再拾到小紙片等物,不再交給媽媽,而是自己跑到陽臺上把紙從欄桿縫里扔下去。
這真讓媽媽吃驚,當時媽媽根本沒有意識到那樣做會引起什么后果。
佳宇的模仿行為就象一面鏡子,“照出”了媽媽的不當行為。
1歲多的孩子,許多模仿行為都不是及時反映出來的,往往是幾天、幾周甚至更長的時間后,當某種條件具備時才表現(xiàn)出來,心理學上稱之為“延遲模仿”。孩子不僅模仿家長的舉止,對一些事物的好惡也常常受到家長的影響。媽媽評論某種衣服不好,孩子就不穿;爸爸不吃紅蘿卜,孩子也不吃,甚至會說出爸爸曾說過的理由一一紅蘿卜有氣味。
做家長確實不容易,每當要干什么時,首先要想想自己的言談舉止會不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要注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議論別人的長短,表示對某個事物的好惡。從孩子這面“鏡子”中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缺點,應立即改正,盡快消除孩子的“模仿源”。對孩子最初表現(xiàn)出的某種不良行為切忌采取“欣賞”的態(tài)度而應嚴肅地制止。為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人格品質(zhì)營造一個好的環(huán)境。
從小培養(yǎng)孩子五種品德
3歲前期是個性的奠基和萌芽時期,從這時起培養(yǎng)孩子快樂、愛心、正直、勇氣、信念這五種品德,有益于孩干將來成為一個熱愛生活、有所作為的人。
。1)快樂:快樂的經(jīng)歷有助于造就高尚而杰出的個性,使人熱愛生命。讓孩子自己尋找樂趣,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并讓孩子在親子交往中獲得快樂,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樂觀向上的精神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2)愛心:愛心是美的心靈之花,培養(yǎng)孩子具有愛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情操,孩子和父母朝夕相處,父母本身具有一顆仁慈的心,孩子能模仿和體驗到父母的愛心,并能逐漸獲得愛心。
。3)正直:擁有正直的品德才會擁有真正的朋友,獲得真正的友誼。1-2歲的孩子是靠最初的模仿來實踐正直的品德的,所以父母應成為正直的典范。
。4)勇氣:人的一生中會有無數(shù)次失敗和挫折,有勇氣戰(zhàn)勝失敗和挫折的人,才可能獲得成功。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要鼓勵孩子有勇氣和信心,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5)信念:信念激勵人們?nèi)^斗,幼小的孩子還談不上信念,但已有了自己幼稚的計劃和愿望,父母要慈愛而耐心地傾聽,并予以鼓勵。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