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06-16 13:05:44
網(wǎng)友:我想請問一下女孩2歲7個月,她很會說,但是性格不好,特別小氣,玩具,吃的什么是舍不得給其他小朋友玩,就連自己的親弟弟也不給,而且特別會撒嬌,不依著她就哭鼻子,還有就是碰見個熟人讓她叫阿姨,叔叔什么的,她就是不開口,還要躲,請問下專家這要怎么引導(dǎo)她會比較好!我想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見到認(rèn)識的人很自然的打招呼,而且能夠大方的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她的玩具。
唐洪:這里面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玩具分享。孩子兩歲半多一點,這個時候孩子在建立關(guān)于物體所有權(quán)的概念。他對一個東西有一個很好的概念時才會說這個是我的,不給你玩,這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并不意味著這個孩子以后不會跟別人分享。而且通常有一種可能,他對自己的東西非常珍惜。
孩子在生活過程中可能會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在這過程中可能別的小朋友會把玩具給他,他這個時候玩了別人的玩具,別人可能跟他要他的玩具,以交換的方式一起玩,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與別人的交往可能受到一些挫折,比如他不給別人玩具別人不理他。我的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她抓著兩個玩具,另外的小朋友跟她要,她兩手都把著,結(jié)果是她啥也玩不成。后來她慢慢會覺得,如果我想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話,必須有一個付出。這個還談不上品德問題,是對交往的一個認(rèn)識,即與人交往的時候怎樣才能玩得起來,怎么能讓別人認(rèn)可。孩子會站在別人角度想問題,這個時候分享或交換就會慢慢產(chǎn)生,一步步認(rèn)識的水平會提高。讓孩子多跟別的小朋友交往,同時觀察別的小朋友怎么相處,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跟別的小朋友的沖突和矛盾改變他的認(rèn)知,改變他和別人的沖突。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xiàn)象,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機(jī)會去經(jīng)歷這些事情。
至于打招呼的問題可能跟孩子的個性有關(guān),強(qiáng)迫他們?nèi)プ霾皇翘貏e可取,大人應(yīng)該首先去打招呼。孩子叫人可能張不開口,他愿意用別的方式打招呼,比如笑一笑或者揮揮手都是禮貌的表現(xiàn)。我想可以跟孩子商量一個他能接受的方式,逐漸去引導(dǎo)。同時父母要做一個榜樣,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dá),可能會有比較好的變化。
主持人:是不是有的孩子有逆反心理,家長越灌輸,他越不想聽從?是不是家長說話的方式也需要改變?
唐洪:有一些孩子確實脾氣比較擰一些,特別不愿聽別人的指使,這樣孩子的個性比較強(qiáng),跟他提要求的時候要策略一些,尤其孩子兩三歲或更大一些時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有時有些事情可以定規(guī)矩,我們事先跟他說好有些事情是必須做的,這個時候我需要提醒他一下,不要用祈使句讓他想起這個事應(yīng)該怎么做,就自己去做了。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jī)、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