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15 23:41:21
1、補益中藥
在剛生產后,不宜服用太過補益作用的中藥,如人參。人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及心臟血管的”人參辛甙”,降低血糖的”人參寧”以及作用于內分泌系統(tǒng)的配糖體等。這些成分能對人體產生興奮作用。如果新媽媽服用了人參,人參對人體中樞神經(jīng)的興奮作用就可導致服用者出現(xiàn)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應。剛剛經(jīng)歷分娩的新媽媽,體力消耗很大,非常需要臥床休息,如果此時服用人參,反而因興奮難以安睡,影響精力的恢復,所以新媽媽急于用人參補身子是有害無益的。
2、活血中藥
在分娩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活血作用強的藥物,有可能影響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同時太過補益作用的藥物,就如人參,服用過多易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血液的流動,不利于新媽媽身體恢復。因此,在生完孩子的1個星期之內,最好不要用活血作用強的藥物?捎靡恍┤岷偷幕钛,利于子宮收縮,幫助排出產后宮腔內淤血,促使子宮早日復原,當歸、益母草都是很好的柔和的補血活血藥。
3、溫熱中藥
一些溫性藥物,可以益氣養(yǎng)血、健脾暖胃、驅散風寒,很適宜新媽媽服用。但太過熱性的藥物,則會傷害新媽媽的身體。因為辛辣溫燥藥物可助內熱,而使新媽媽上火,出現(xiàn)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等癥狀。而且母體內熱可通過乳汁影響到嬰兒,使嬰兒內熱加重。同時太過溫熱的藥物容易使新媽媽出汗增加,耗損新媽媽的身體。
4、寒涼瀉下藥
過于寒涼瀉下的藥物不利于身體虛弱的新媽媽,所以產后一定要慎用此類中藥。
5、滋膩中藥
太過滋膩的藥物會影響新媽媽的脾胃功能,因此為了保障消化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新媽媽應避開滋膩的中藥。
愛心提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營養(yǎng)越來越好,產后一般只要正確調養(yǎng),不一定需要用藥物。不妨在產后調補過程中,食用一些龍眼肉、枸杞、紅棗等,對于產后貧血尤為適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