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5 13:52:11
【概述】
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是婦女最常見的腫瘤,30歲以上婦女約20%~25%有子宮肌瘤。根據(jù)肌瘤與肌壁的關系分為漿膜下、肌壁間和粘膜下。主要臨床癥狀因肌瘤的部位、大小、多少而不同,常見癥狀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周期縮短、尿頻、腰腹痛、陰道分泌物增加、不孕、貧血等。
本病屬中醫(yī)學“癥瘕”范疇。
【病因】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總由經期、產后血室正開,胞脈空虛,致風、寒、濕邪乘虛侵入胞宮胞脈,與血搏結成瘀,日久則成癥,或臟腑不和,氣機阻滯,瘀血停滯,日久成癥。臨床上辨證以血瘀為主,或為氣虛血瘀,或為氣滯血瘀、或為寒凝血瘀、或為瘀熱互結、或為痰瘀互結、或為腎虛血瘀等,因病程日久,多為虛實夾雜之證。臨床上以腎虛血瘀者為多見。
【自我診斷要點】
本病在早期,多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所以易被患者所忽視,因此定期的婦科檢查,是早期發(fā)現(xiàn)子宮肌瘤的最好辦法。臨床上患者最常見的癥狀為月經量多,經期延長和/或周期縮短,陰道分泌物增多,子宮肌瘤較大時,還可出現(xiàn)尿頻、排尿困難等壓迫癥狀,下腹墜脹、腰背酸痛也較多見,但均不具有特異性。
【治療原則】
本病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且發(fā)現(xiàn)時多病程較長,且經期出血過多等因素,致使臨床上患者多有虛的一面,再者患者體質有虛有實,所以治療應遵循“衰其大半即止”的原則,不可一味攻伐,以免更損正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