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4 19:23:34
我們一直所提倡的是,營養(yǎng)的補充最好通過飲食補給,食補是最為天然、安全的方法。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嬰兒每日鐵的供給量為10mg,而這些鐵元素最合理、安全的來源就是天然的食物。
嬰兒補鐵:原來很有講究
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病率極高,是主要的營養(yǎng)缺乏性疾病。一般人認為,只要從膳食中補充足量的鐵就能預防,其實,具體怎樣補充、補充什么樣的鐵都極有講究。原來食物中的鐵有兩種存在形式:非血紅素鐵及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由于受其它食物成分如纖維素、草酸等的干擾作用大,其吸收率極低,如大米中鐵的吸收率僅1%。血紅素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品中,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不受其它膳食干擾,吸收率較高。如肝臟中鐵的吸收率達22%。因此,補鐵不單單是個“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質”。
嬰兒六個月以后,來自母體的貯鐵基本上已消耗掉,而母乳中的鐵含量卻較低,因此,此時就應及時地從輔食中補充。可采用肝臟、魚、肉等富含鐵且鐵生物利用性好的食品,制成肝泥、魚泥、肉糜等適用嬰兒食用的食品,開始時量少點,讓嬰兒有個適應過程,逐漸可適當增加,品種也從少到多。1歲以后,乳牙基本長齊,咀嚼功能逐漸建立、增強,烹調上可做些調整,以適應小兒的口味,增強小兒食欲。平時給小兒吃些蘋果、桔子等水果,因其中所含的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同時,注意食物來源的多樣化,注意平衡膳食,并定期到兒童保健部門診檢查。這樣,嬰幼兒缺鐵是不難發(fā)現及預防的。
兒童服鐵過多會引起什么嚴重后果?
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補鐵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主要措施。但是,補鐵不當或一次補鐵量過大,都有發(fā)生鐵質沉著癥或鐵中毒的危險。尤其是兒童服用過多的鐵藥品,會引起嚴重的后果。
鐵中毒可直接腐蝕胃腸粘膜,以致出現嘔吐、腹瀉、黑便、腹痛和胃腸炎等癥狀,甚至可以發(fā)展為消化道出血、急性腸壞死并發(fā)生腸穿孔和腹膜炎等情況。服鐵過量還會使血液中出現游離鐵,發(fā)生休克和心力衰竭。過多的鐵也可進入細胞內,破壞線粒體,使肝臟及神經系統(tǒng)受損害,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小兒在突然出現上述癥狀而又懷疑有服用過量鐵的可能時,應及早送醫(yī)院搶救。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