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06 12:03:22
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進步,一些胎兒時期發(fā)育不良、早產的孩子,或出生時體重極低的新生兒們,得以跨過第一道“生死檻”,但以后還要面對比正常孩子多許多的發(fā)育問題。上海市2005年調查了4095名一至六年級的學習障礙者,其中四分之一多有高危出生情況。
早產及低體重兒先天營養(yǎng)不足
“今年5月份,我生下兒子小虎寶寶,早預產期53天,就是這53天讓我的兒子受了多于足月兒53倍的痛苦。”一名為“虎寶媽媽”的網友在“早產兒吧”發(fā)表了《早產寶寶的辛酸育兒經歷》,引來許多早產兒父母跟帖響應。
由于小虎寶寶是早產兒,吸吮能力和力量都比較差,每次吃5分鐘的奶就睡著了,所以頭兩個半月,小虎寶寶基本上每天24小時都在吃奶,她就沒日沒夜地喂。后來,小虎寶寶又被查出腦部創(chuàng)傷綜合征。
“早產兒(胎齡未滿37周)、低體重兒(出生體重小于2500克),多是宮內感染、母親高危妊娠、缺氧等因素導致的。”鄭大三附院小兒內科徐發(fā)林博士說,由于沒有足月就來到人世,其各臟器器官發(fā)育并未成熟,尤其是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再加上出生缺氧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腦損傷;另外,由于沒有足月或體重過輕,這些孩子的能量、營養(yǎng)貯存比正常孩子差,如果后天喂養(yǎng)不當,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家有早產兒、低體重兒,應每半月~1月定期進行體格發(fā)育及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的檢查,以便及早發(fā)現問題,及時干預。”該院兒?聘敝魅吾t(yī)師安繼業(yè)說。
后天營養(yǎng)跟上兩年可趕上正常兒
“我的寶寶是早產兒,最近肚子老不消化,大便經常是綠的,還比較稀,我已經把奶粉稀釋了,可還這樣。”
“早產兒、低體重兒,各種消化酶、膽汁缺乏,消化吸收能力差,對食物的耐受性差,如果喂養(yǎng)不當,很容易出現問題。”徐發(fā)林說,對這些孩子來說,母乳喂養(yǎng)比一般孩子更重要,母乳是最適合消化吸收的天然食物。
但是,由于早產兒吸吮能力差,不會吞咽,再加上剛出生時身體狀況差,一般不能立即吃母乳,主要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攝取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yǎng)。
等小寶寶出院了,這時就能母乳喂養(yǎng)了。如果小寶寶吃奶后,沒發(fā)生消化不良、嗆咳等情況,可以按需哺乳;同時,根據孩子出生體重和胎齡,由?漆t(yī)生計算出應該補充的鈣、鐵量,及時補制劑。
“有些早產兒,由于胃容量小、感受性差、胃排空延遲,讓他自己吃奶,很容易吃太多而嗆咳、消化不良。”安繼業(yè)說,給這些孩子喂奶就不能按需供應,最好是少食多餐;每次吃奶后,輕輕拍打孩子后背,把胃里的空氣拍出;放平孩子時,將頭抬高二三十度,以防胃食管反流。
“早產的孩子每天體重增加至少在15~30克,就屬正常范圍了,一般2年左右,體格上就能和正常孩子一樣。”徐發(fā)林說。
紅色、音樂刺激幫孩子提高視聽能力
徐發(fā)林說,早產兒胎齡小,如果合并感染、缺氧等,就易出現視網膜病,一般出生后4~6周做個眼底篩查,一旦異常,2~3個月內通過激光治療,大多可恢復正常;等早產兒出生至妊娠足月(40周左右),還要做聽力篩查。
除做好這些檢查,家長提前對孩子進行視力、聽力、運動能力方面的刺激訓練很必要(詳見下表)。在家長積極合作下,盡早給予豐富的良好環(huán)境刺激及進行各種功能訓練,早產兒完全有可能跟上正常兒童的體格、智力發(fā)育。
1.用色彩鮮艷的圖形、玩具,尤其是紅色物品,可刺激孩子的視覺;同時,教孩子識別大小、形狀等,鍛煉孩子的記憶力。
2.每天讓孩子聽10~20分鐘的舒緩音樂,切記不能太長,否則,會引起聽覺疲勞;聲音不能過大,會導致聽覺損傷。
3.父母多和孩子說話,既交流情感,又能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發(fā)展。
4.在溫暖的室內,為孩子進行翻身、活動四肢等運動能力訓練。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