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02 22:54:58
第二次閱讀
我抱著貝貝坐在腿上,翻開書,說的話與上次基本一致,貝貝的耐心明顯比上一次好,表現(xiàn)與上一次差不多,翻到第二頁時,貝貝要想移動,我仍然緊緊的抱著她不松手,她掙脫不了,又繼續(xù)看書,從封面到第三頁反復兩次,看她實在是坐不住了才結束,一共用時5分鐘。
專家評點
兩位媽媽的做法具有代表性。當然,我個人更加傾向于寶寶媽媽。貝貝媽媽的個體風格可能是影響這次閱讀實驗的主要因素。貝貝媽媽的特點比較隨意,也有好處,比較容易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的事物。
從寶寶的閱讀結果來看,效果非常好。
首先寶寶對整個故事基本形成完整的認識:能夠知道“老故事”來了,看到書,發(fā)出“嗯”,這里有多次重復之后形成的記憶。在聽故事之間,能夠等待下一頁出現(xiàn);就瓿擅恳淮瓮暾拈喿x。
其次寶寶的閱讀對他的記憶、認知有所促進。寶寶能夠根據(jù)媽媽的口頭指示,指出動物或名稱,特別是能夠建立起“不同處的小兔是一樣”的理解,并且自主表達出來。
上述的結果和寶寶媽媽的嚴格操作有關。她給孩子讀故事的時間間隔比預計要短,每次保證4、5次,而且每次出現(xiàn)的故事基本一致。重復、完整、一致,幫助寶寶建立比較牢固的故事記憶。
另外,寶寶的專注程度比較好,時間比較長。在這點上,寶寶媽媽的操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她的操作非常仔細,除去嚴格按照要求完成閱讀次數(shù),最可貴的是原則和靈活結合:在操作期間能夠根據(jù)孩子的反應及時調整,調整的技術比較有效。寶寶媽媽為了完成閱讀任務,起先堅持讀完,沒有顧及孩子當時想拿的反應,其實是給孩子作了次“無聲的規(guī)矩”,由于不采取應對,使寶寶的“企圖”得以抑制,寶寶只好坐下聽。但她又非常靈活,在要求的同時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隨著次數(shù)增加,對于良好的行為和寶寶表達出的理解,馬上鼓勵;出現(xiàn)分心時,變換方法。這樣閱讀行為本身就能要求寶寶注意力集中,而不用另外的語言強加控制。從這次活動可以發(fā)現(xiàn),有趣的、有辦法的指導,嬰兒能夠集中注意學習15分鐘。
本期評點專家:上海市教育科研研究所學前教育研究室丁昀,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醫(yī)學心理科教授高鴻云。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