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8-12-10 15:39:48
幼小銜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它直接影響到兒童入學后的適應和今后的健康成長。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幼兒教育新綱要的施行與深入,幼小教育之間的差距已日益縮小。但也有不少研究者認為,幼小銜接工作尚存在著單向銜接、片面銜接、突擊銜接、形式銜接等諸多問題。我認為,應該辯證地認識這些問題,理順其中的利弊,為實際教育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理論依據(jù)。
幼小銜接具有雙向性和共向性的雙重指標
現(xiàn)象一,幼兒園將幼小銜接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而小學卻被動等待幼兒園靠上來,形成銜接上的“一邊倒”。
現(xiàn)象二,幼兒園與小學都積極開展銜接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銜接活動,但在實際研討過程中,由于理念差異而產生分歧,雙方相持不下。
現(xiàn)象一顯然有悖于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兒童發(fā)展具有連續(xù)性,這決定了在銜接時期,幼小兩階段的特點同時并存,且相互交叉。為適應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幼兒園和小學都要創(chuàng)設適合兒童發(fā)展的教育,要積極向對方靠攏,彼此溝通、相互銜接。雙方既要保持各自的獨立.}生、特殊性,又必須同時保持連續(xù)性,共同為兒童一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最大的可能性。這是幼小銜接工作的雙向性原則,是幼小銜接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基本保證。
但由于幼小兩方處于不同的教育階段,一些觀念上的差距在所難免,即便雙方進行積極的銜接工作,尚存在不少分歧。我園在參與省級課題《新形勢下的中小幼教育銜接行動研究》之后,與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幼小銜接活動:通過互換角色上課(小學教師到幼兒園上課、幼兒園教師到小學上課)、互動評課(小學教師給幼兒園教師評課、幼兒園教師給小學教師評課)、小學教師專題講座、學生個案移交等形式,與小學緊密聯(lián)系、互動交流,使幼小雙方均對另一年齡段兒童的年齡特點有了具體的認識,形成了一條有效的教育鏈。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雙方在理念上的差異,在研討中常會形成爭論,雙方相持不下。爭論逐漸向何種教育方式更適合幼兒的終身發(fā)展這一方向轉移,從終身教育的觀點看,任何一級的學校教育都已經不能保證人一生的充分發(fā)展,終身教育已成為社會與人們本身發(fā)展的需求,時代要求我們應該從這一新的視角去審視各階段教育的意義與相互關系。從這種意義上說,不管是幼兒園教育也好、小學教育也好,都是在為孩子的終身教育奠定基礎,因此,小學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又具有共向性這一特點。當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過程中產生矛盾與分歧時,便可以立于這一基點解決問題。
滲透性教育銜接與突擊性教育銜接同時進行
現(xiàn)象三,有許多幼兒園在幼兒將畢業(yè)的一兩個月進行專門性的銜接工作,實施小學化的生活、學習管理。對此,一些專家批評其為“突擊銜接”,認為不可取。
不少人認為,幼兒園在幼兒將畢業(yè)的一兩個月進行“小學生活惡補”,致使幼兒園末期生活嚴重小學化,有突擊銜接之嫌疑,認為應該在幼兒入園之初便進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做好銜接工作。
幼兒園要為兒童入小學和今后的成長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質準備。在幼兒成長的每個年齡段確立分層目標,并在整個幼兒教育期逐漸完成。如在幼兒剛入園時就對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規(guī)則意識、完成簡單任務的能力加以培養(yǎng)。這樣的漸進式銜接教育,當然可以取得潛移默化式的教育效果,但也存在目的不夠明朗,針對性不強的問題,難以取得強化式的銜接教育效果。因此,在幼兒園末期生活中的突擊銜接也是不可或缺的,兩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表I)。
滲透性(銜接性)銜接教育的特點;突擊性銜接教育的特點
教育時間長。
具有教育長效性。
良好習慣一旦形成,不易反復。教育時段短。
針對性強。及時性教育效果好。
對矯正不良行為有較好的教育功效。
我園在大班末期時實施“角色置換”式的模擬小學狀態(tài)管理實驗,通過“參觀小學”、“學背小書包”、“舉手用左手(小學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求學生用左手舉手,便于右手隨時記錄)”、“我也會做作業(yè)”、“倒計時牌:離畢業(yè)還有幾天”等活動,使幼兒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即將離開幼兒園、步入小學生活,產生了對小學的向往之情。尤其對于一些紀律觀比較淡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的孩子來說,這段日子有如“軍訓”,他們開始試著用小學生的標準要求自己,矯正了一些不良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感、集體規(guī)范意識,為幼兒進入小學生活做好了思想準備、心理準落行的準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