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9健康網(wǎng) 2008-12-01 09:38:38
孩子嬌氣、生存能力差是現(xiàn)如今父母們感慨最多的內(nèi)容之一。有人說,這是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缺少生存教育,生存教育不是新話題,卻絕對是個熱點話題。究竟何謂生存教育,究竟要不要讓孩子從小接受生存教育?
出場人物:菲菲
年齡:6歲
旅行經(jīng)歷:走南闖北,最輝煌一次是跟著爸爸媽媽爬上了雪山。
性格:跟著父母走南闖北的菲菲,養(yǎng)成了潑辣能吃苦的性格,老師們都說她勇敢、樂觀,求知欲強,而且不嬌氣,平時菲菲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做手工、到幼兒園的圖書館找書看。
菲菲的故事要從爸爸媽媽說起,菲菲的爸爸媽媽都是典型的旅行愛好者,旅行一直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快樂,有孩子后,一定要讓孩子一起享受旅行的快樂是他們兩個共同的想法;在菲菲很小的時候,媽媽就背著菲菲一起上路,因為“我們是一家,一個整體,當然要一起享受旅途的快樂,同時我們也想讓她從小就能用她自己的眼睛感受這個世界。”所以別看菲菲年紀小,可也是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旅行老手了。
幾個月大時杭州之行——開始認識世界
帶著菲菲上路,開始多半是到上海附近不太遠的地方,蘇州、杭州……當年父母留下足印,現(xiàn)在也留下小菲菲的腳印。
菲菲第一次上路是到離家不遠的江南名城杭州,那個時候菲菲才幾個月,還不會走路,媽媽用了大背包把菲菲背在胸前,一邊走一路上還不停地講給菲菲聽:這是爸爸媽媽以前來過的地方,現(xiàn)在變化好大呀,以前可沒有這座房子……而菲菲好像也愿意聽媽媽嘮叨,小眼睛隨著媽媽的指點左右張望,走過,看過,增長了見識,開始認識這個陌生又奇妙的世界。
兩歲時的海南之行——學會自我保護
隨著年齡的增長,菲菲的體力逐漸增強,爸爸媽媽開始帶菲菲到更遠的地方,云南、海南,在旅行途中,父母也更加放手,只要有機會,一些危險不大的情況就讓菲菲自己處理。
兩歲那年,菲菲和父母一起去了海南,那是菲菲第一次看見大海,在海邊,菲菲玩得特別瘋,跑來跑去,爸爸只是站在菲菲左邊靠近海水的一面看護她,并不干涉菲菲戲水,放手讓她自己玩。但是中間的時候,大概是為了揀一塊石頭,菲菲蹲下身體,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時候一陣浪打過來,一下就把她卷了去,一邊的媽媽非常緊張,心跳到了嗓子眼。但是爸爸僅僅是加快腳步追上去,卻不急著把她撈上來,而是看她怎么反應。只見菲菲慌忙閉上眼睛,一動不動把身體蜷成團,雙手撐住沙,好像在用力抓,等浪退下,她抓住了礁石,爸爸也乘此一把將小菲菲撈了起來。而媽媽在這個時候趕忙上前,夸獎菲菲勇敢能干。
事后,爸爸說,當時知道菲菲不會有大危險,浪不大,離岸很近,四周沒有大的礁巖,正好鍛煉一下菲菲的反應能力。如果覺得危險比較大的話,肯定不會做這樣的冒險。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意味著,在保證安全的情況盡量給予孩子鍛煉的機會,而不僅僅是家長疏于看管,畢竟她們還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
回家后這次有驚無險的經(jīng)歷成為菲菲的炫耀資本,她一臉自豪地告訴了爺爺奶奶。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再有類似的情況,菲菲都不緊張,后來在云南一腳踏空,掉到泳池里,菲菲也沒有哭,自己用雙手撐起來。
3歲時的云南之旅——學會吃苦和堅持
3歲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帶著菲菲和朋友一起去云南。路上,一起去的孩子一直叫地方小,不舒服,菲菲就小聲告訴他,“我也很不舒服啊,我的地方也很小啊,可是抱怨有什么用呢?我們要堅持,等一會兒到了,下車就好了。”后來到了瀾滄江,菲菲要上廁所,媽媽就叫菲菲自己向別人請求:“請問我可以借你們家的廁所用一下嗎?”出來的時候,菲菲笑著說:“真臟啊!”但絲毫也沒有抱怨的意思,非常樂觀。
等菲菲會走路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商量好,實行不嬌慣政策,不再全程抱行,旅途中要菲菲自己走,父母只能間歇或輪流抱一段,再后來菲菲的行動能力增強,就不再抱,全部要自己走。一般在出發(fā)之前就把道理告訴她:爸爸媽媽也很累,不能一直抱著你,旅途中大家一樣辛苦,有時候抱怨沒有用處,需要堅持和忍耐。這樣的話,旅途中經(jīng)常講給菲菲聽,爸爸媽媽也堅持這樣做,即使在爬雪山的時候,也一定要菲菲自己爬,堅決不抱,時間久了,菲菲在旅途中遇見難受不舒服也從來不叫苦,一直到現(xiàn)在還是這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